字好书
湖口山行

《湖口山行》

时间: 2025-05-07 22:31:42

诗句

春来驱马出燕京,本拟西江取道行。

时局休谈王景略,乡园愁赋庾兰成。

但逢险阻心宜壮,得免流亡愿已平。

三月舟车遍游历,笋舆前去又山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42

原文展示:

湖口山行
春来驱马出燕京,本拟西江取道行。
时局休谈王景略,乡园愁赋庾兰成。
但逢险阻心宜壮,得免流亡愿已平。
三月舟车遍游历,笋舆前去又山程。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我骑马从燕京出发,原本打算走西江的路。
但此时不谈王景略的政治局势,心中只感到对故乡的忧愁,赋诗悼念庾兰。
只要遇到险阻,我的心就会更加坚定,能够免受流亡的痛苦,心愿已然平息。
三月的舟车四处旅行,竹筏又要前往更远的山程。

注释:

字词注释:

  • 驱马:骑马出行。
  • 燕京:古时对北京的称呼。
  • 西江:指西部的江河,可能指的是长江。
  • 时局:当时的政治局势。
  • 王景略:指王景略(王世贞),清代政治人物。
  • 庾兰:庾信和兰亭,指代故乡的诗意。
  • 险阻:指路途中的艰难险阻。
  • 流亡:逃避战乱而离开故土。

典故解析:

  • 庾兰成:诗中提到的庾兰,可能是指庾信的诗作《庾信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褚维垲(1640-1717),清代诗人,擅长律诗,诗风清新,内容多表达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历史变革,对社会局势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作者出行之际,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湖口山行》不仅描写了作者出行的景象,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以春天的骑马出行引入,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沉重。他提到“时局休谈王景略”,表现了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无奈与避谈,转而向故乡的思念倾诉。庾兰成的提及,更是加深了这种思乡情感,似乎表达了对故土的惦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沉思。

后两句则在气势上有所提升,强调了面对险阻时的坚定。诗人在表达心境的同时,也透露了他对流亡生活的恐惧与排斥,期望能够免于流离失所的痛苦。最后一句提到的“舟车遍游历”,则反映了他不得不踏上漫长旅途的无奈,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来驱马出燕京:春天来临,骑马从燕京出发,描绘出春日出行的动人场景。
  2. 本拟西江取道行:原本打算走西江的路,说明出行的目的与方向。
  3. 时局休谈王景略:不愿多谈当时的政治局势,表现了对复杂局势的无奈与避谈。
  4. 乡园愁赋庾兰成:对故乡的忧愁化为诗篇,提及庾兰,表达思乡之情。
  5. 但逢险阻心宜壮: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内心反而更加坚定。
  6. 得免流亡愿已平:希望能避免流亡的痛苦,愿望得以平息。
  7. 三月舟车遍游历:三月间舟车行遍各地,经历了很多风景。
  8. 笋舆前去又山程:继续前行,竹筏又要再度上路,描绘旅途的持续与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来驱马”与“舟车遍游历”,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春天、马、舟车等意象交织,展示了动静结合的旅途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局的无奈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信念,充分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出行的工具,象征着自由与奔放。
  • 舟车:代表旅途与流动的生活状态。
  • 庾兰: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西安
    • D. 杭州
  2. “时局休谈王景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政治局势的关注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流亡的恐惧
    • D. 对时局的无奈与避谈
  3. 诗中提到的“庾兰”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个人命运
    • C. 对故乡的思念
    • D. 政治局势

答案:

  1. B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望》与《湖口山行》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痛,而褚维垲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褚维垲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寿吕道山四十九岁) 贺新郎(自贺生孙。丙戌西月) 贺新郎三首 其三 贺新郎 归雁送刘季和韵 贺新郎 贺新郎 春情 贺新郎 其十六 祝栎园先生 贺新郎 偶成,书词卷后 贺新郎 贺新郎 挽骥沙朱南池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华 酉字旁的字 狡焉思启 犯言直谏 包含躐的词语有哪些 攻城略地 仁柔寡断 齒字旁的字 路柳墙花 进修 珍结尾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颛帝历 止字旁的字 必操胜券 包含逆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湮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