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4:19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
五湖烟月一扁舟。
仿佛凤麟洲。
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
自从中年以后,感觉岁月如流水般急促。
渐渐地鬓角开始变白,世间的人情也显得草率,
世事变幻不定。
我几次想要返回,然而每年在高沙的秋天中,
却未能如愿。
不如让清云飘荡在脚下,
戴上满头的黄菊花。
我乘着小舟在五湖烟月之间,
仿佛回到了凤麟洲。
只愿陶醉于兴致中吟唱,
一旦醉了就停不下来。
我的余生本来就懒散,
更何况忘却了机遇,让鸥鸟在旁苦苦相留。
并不是旧游的情谊深厚,
梦魂却无法到达南州。
作者介绍:张之翰,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中年以后,感叹岁月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迷茫与无奈在诗中得以体现。
《木兰花慢·自中年以去》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思考。开头的“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在中年之后愈发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与无情,仿佛岁月已无情地带走了青春与理想。在描绘个人感受的同时,诗人也反映了社会人情的冷淡与世事的无常,表达出对人际关系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则展示了诗人的消极态度,似乎已放下对世俗的追求,选择一种闲适、淡然的生活。诗中“仿佛凤麟洲”的意象,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随之而来的“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又显示出一种洒脱与无所畏惧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淡然与接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心境的反省。最后一句“梦魂不到南州”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和理想的遥不可及表现得淋漓尽致,留下了无尽的余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岁月疾如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仿佛凤麟洲”中的凤麟洲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归宿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A. 积极向上
B. 消极逃避
C. 淡然处之
D. 迷茫无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