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井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井》

时间: 2025-05-03 21:26:22

诗句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

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6:22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井 卢仝 〔唐代〕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 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改变城邑不改变井,这是井卦的卦辞。井公不要惊讶,说我变得憨痴。我即使有神力,怎敢将您带回。扬州的恶百姓,怀疑我卷走了地皮。

注释:

字词注释:

  • 改邑不改井:指城邑可以改变,但井的位置不变,比喻事物的根本不变。
  • 井卦辞:《易经》中的井卦,象征井水不枯,比喻事物恒久不变。
  • 井公:指井神,古代神话中的井的守护神。
  • 憨痴:愚笨,无知。
  • 神力:超自然的力量。
  • 争敢:怎敢。
  • 卷地皮:比喻搜刮地皮,即剥削百姓。

典故解析:

  • 井卦辞:出自《易经》,井卦象征着恒久不变,这里用来比喻井的位置和功能不会因城邑的改变而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的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井卦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改邑不改井”一句,既是对井卦辞的引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暗示了尽管社会变迁,但某些根本问题依然存在。诗人以“井公莫怪惊”自嘲,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嘲讽。最后两句“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则是对当时社会腐败和百姓苦难的直接揭露,显示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百姓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改邑不改井:引用井卦辞,比喻事物的根本不变。
  2. 井公莫怪惊:请求井神不要惊讶,自嘲自己变得愚笨。
  3.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即使有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敢将井神带回。
  4.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揭露扬州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腐败。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井卦辞来比喻事物的根本不变。
  • 拟人:将井神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反应。
  • 对仗:诗中“改邑不改井”与“井公莫怪惊”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通过井卦的象征意义,揭示了社会的不变问题和诗人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井:象征恒久不变,是诗中的核心意象。
  • 井公:井神的拟人化,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情感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改邑不改井”引用的是哪个经典中的内容? A. 《易经》 B. 《诗经》 C. 《论语》 D. 《庄子》 答案:A

  2. 诗中的“井公”指的是什么? A. 井神 B. 井的管理者 C. 井的守护者 D. 井的建造者 答案:A

  3. 诗中“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反映了什么? A. 扬州百姓的善良 B. 扬州百姓的怀疑 C. 扬州百姓的苦难 D. 扬州百姓的贪婪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诗词对比:

  • 卢仝的《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井》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百姓的苦难,但卢仝的诗更多地使用了象征和隐喻,而杜甫的诗则更加直白和悲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卢仝诗歌的重要资料。
  • 《易经》:了解井卦辞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闲居对雨诗 闲居对雨诗 开善寺诗 游始兴道馆诗 渡岸桥诗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广陵岸送北使诗 蜀道难 渡青草湖 晚出新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蜀道 文字旁的字 大红灯笼高高挂 香字旁的字 折简相召 大不韪 怒眉睁目 包含辔的成语 偃鼠饮河 一子出家,七祖昻天 闪跳 虫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务实去华 斤字旁的字 科结尾的成语 诲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