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0:11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 扬州駮杂地,不辨龙蜴。客身正乾枯,行处无膏泽。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白话文翻译:
在扬州这片杂乱的土地上,连龙和蜥蜴都难以分辨。我的身体正如同干枯的树枝,所到之处没有滋润的恩泽。太山的道路并不遥远,但相互庇护实际上是无力的。如果你跟随我行走,必定会遭遇煎茶的困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哲理性。这首诗可能是卢仝在扬州时,对周围环境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劝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卢仝身处扬州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创作的,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环境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忠告,希望友人能够认清现实,不要轻易跟随他人,以免遭遇不必要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杂乱和自身的乾枯,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的“龙蜴”比喻了难以分辨的复杂人事,而“乾枯”和“无膏泽”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困境。后两句通过对太山道的提及和对相庇无力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力感。最后一句的“煎茶厄”则是对友人的忠告,暗示了跟随他人可能会遭遇的困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复杂环境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忠告。通过描绘扬州的杂乱和自身的乾枯,作者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通过对太山道的提及和对相庇无力的认识,作者强化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力感,并通过“煎茶厄”的忠告,提醒友人认清现实,不要轻易跟随他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龙蜴”比喻了什么? A. 难以分辨的事物或人 B. 扬州的复杂环境 C. 作者的困境 D. 理想的道路
“乾枯”和“无膏泽”分别比喻了什么? A. 身体疲惫,缺乏支持 B. 环境复杂,人心难测 C. 理想虽近,实现却难 D. 生活中的小麻烦
诗中的“煎茶厄”是对谁的忠告? A. 作者自己 B. 友人 C. 扬州的居民 D. 太山的道士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