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

时间: 2025-05-03 19:20:11

诗句

扬州駮杂地,不辨龙𧈼蜴。

客身正乾枯,行处无膏泽。

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

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0:11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 扬州駮杂地,不辨龙蜴。客身正乾枯,行处无膏泽。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白话文翻译:

在扬州这片杂乱的土地上,连龙和蜥蜴都难以分辨。我的身体正如同干枯的树枝,所到之处没有滋润的恩泽。太山的道路并不遥远,但相互庇护实际上是无力的。如果你跟随我行走,必定会遭遇煎茶的困境。

注释:

  • 扬州:唐代的一个繁华城市,这里指代一个复杂混乱的环境。
  • 駮杂地:杂乱无章的地方。
  • 龙蜴:龙和蜥蜴,这里比喻难以区分的事物或人。
  • 乾枯:形容身体或精神状态极度疲惫或枯竭。
  • 膏泽:滋润的恩泽,比喻良好的环境或待遇。
  • 太山道:通往太山的道路,比喻追求高尚或理想的道路。
  • 相庇:相互保护或支持。
  • 煎茶厄:煎茶时的困难,比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麻烦或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哲理性。这首诗可能是卢仝在扬州时,对周围环境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劝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卢仝身处扬州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创作的,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环境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忠告,希望友人能够认清现实,不要轻易跟随他人,以免遭遇不必要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杂乱和自身的乾枯,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的“龙蜴”比喻了难以分辨的复杂人事,而“乾枯”和“无膏泽”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困境。后两句通过对太山道的提及和对相庇无力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力感。最后一句的“煎茶厄”则是对友人的忠告,暗示了跟随他人可能会遭遇的困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扬州駮杂地,不辨龙蜴:扬州这个地方杂乱无章,连龙和蜥蜴都难以分辨,比喻环境复杂,人心难测。
  2. 客身正乾枯,行处无膏泽:我的身体如同干枯的树枝,所到之处没有滋润的恩泽,形容自己处境艰难,得不到帮助。
  3. 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通往太山的道路并不遥远,但相互庇护实际上是无力的,表达了理想虽近,但实现却难。
  4. 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如果你跟随我行走,必定会遭遇煎茶的困境,是对友人的忠告,暗示跟随他人可能会遭遇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龙蜴”比喻难以分辨的事物或人,使用“乾枯”比喻身体或精神状态的疲惫。
  • 拟人:将“乾枯”和“无膏泽”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中的一些句子如“扬州駮杂地,不辨龙蜴”和“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复杂环境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忠告。通过描绘扬州的杂乱和自身的乾枯,作者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通过对太山道的提及和对相庇无力的认识,作者强化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力感,并通过“煎茶厄”的忠告,提醒友人认清现实,不要轻易跟随他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蜴:比喻难以分辨的事物或人,反映了环境的复杂和人心难测。
  • 乾枯:比喻身体或精神状态的疲惫,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困境。
  • 膏泽:比喻良好的环境或待遇,暗示了作者所缺乏的支持和帮助。
  • 太山道:比喻追求高尚或理想的道路,表达了理想虽近,但实现却难的现实。
  • 煎茶厄:比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麻烦或困境,是对友人的忠告,暗示跟随他人可能会遭遇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龙蜴”比喻了什么? A. 难以分辨的事物或人 B. 扬州的复杂环境 C. 作者的困境 D. 理想的道路

  2. “乾枯”和“无膏泽”分别比喻了什么? A. 身体疲惫,缺乏支持 B. 环境复杂,人心难测 C. 理想虽近,实现却难 D. 生活中的小麻烦

  3. 诗中的“煎茶厄”是对谁的忠告? A. 作者自己 B. 友人 C. 扬州的居民 D. 太山的道士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 杜甫《登高》: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卢仝的《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但卢仝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忠告和对个人困境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卢仝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卢仝的诗歌创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卢仝的这首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一枝春 清明日坐柳风春水,吟艇听雨。用周草窗韵,偕两弟同作 一枝春 柳慵花困芳信将阑雨细风尖峭寒犹逼拈草窗韵寄 一枝春 一枝春 本意 一枝春 岁除感怀 一枝春 一枝春 茶瓯中有一茎竖立,俗名茶仙,主有客来 一枝春·西馆庭植榆叶梅,有桃同根,当春先华。邀孝先、阶青共赋 一枝春 一枝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重客 四点底的字 手纸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十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鼓字旁的字 包含九的成语 损人利己 仰面朝天 安贫守道 艮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戍转 末上 流芳万古 包含盛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