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15
嵯峨怪石倚云间,
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
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
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
笛声斜挂夕阳烟。
奇异的山石高耸入云,似乎是被抛掷到这里数十年。
湿润的苔藓因雨水而生长,藤萝缠绕着石头,随风摇摆。
这些怪石从来不吃溪边的草,自古以来就难以耕种田地。
我恨那牧童无法驱赶它们,笛声悠扬地飘荡在夕阳的烟雾中。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他擅长诗词,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流露出潇洒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寅与祝枝山的联句,反映了他们对奇石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感悟。两位诗人的友谊和艺术追求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这首诗通过对奇石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奇特与人类的渺小。诗中“嵯峨怪石倚云间”的描写,不仅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它的敬畏。苔藓和藤萝的生长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尽管环境恶劣,它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诗中对牧童的“恨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叹息。牧童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笛声与夕阳的结合,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唐寅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奇石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类渺小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嵯峨怪石”是指什么?
A. 迷人的风景
B. 高耸入云的奇石
C. 田园风光
诗人对牧童的态度是?
A. 感到愤怒
B. 感到无奈
C. 感到快乐
诗中“笛声斜挂夕阳烟”表现了什么?
A. 快乐的情绪
B. 暗淡的忧伤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