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畴图

《西畴图》

时间: 2025-05-02 13:12:14

诗句

铁冠仙史隐城隅,西近平畴宅一区。

准例公田多种秫,不教诗与败催租。

秋成烂煮长腰半,春作先驱丫髻奴。

鼓腹年年歌帝力,不须祈谷幸操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2:14

原文展示:

铁冠仙史隐城隅,西近平畴宅一区。
准例公田多种秫,不教诗与败催租。
秋成烂煮长腰半,春作先驱丫髻奴。
鼓腹年年歌帝力,不须祈谷幸操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理想。他住在城市的角落,西边是宁静的田园。他的田地上种植了丰收的秫米,不让诗歌和田租的压力影响生活。在秋天,田里的收成丰盛,像是长长的腰带;在春天,田里忙碌的农人和年轻的女孩们在田间工作。每年,他都能安然自得地享受丰收的喜悦,不需要向上天祈求粮食,宁愿自己动手去酿酒。

注释:

  • 铁冠仙史:指的是道教的神仙,隐喻追求长生不老的生活。
  • 西近平畴:指西边宁静的田园。
  • 准例公田:指公田的固定规矩,意指丰收的田地。
  • :一种禾本科植物,常用于酿酒。
  • 鼓腹:形容丰盈的肚子,表示富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他在文人中以风流倜傥著称,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

《西畴图》写于明代的社会背景下,正值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隐居田园中,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脱。

诗歌鉴赏:

《西畴图》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压力的反思。诗中描绘的铁冠仙隐隐约约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隐士的生活是对繁华都市的逃避与反叛。诗句“鼓腹年年歌帝力”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自得与安然,正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物质的满足感。整体来看,诗中浸透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冠仙史隐城隅:描述了道士或隐士在城市的角落,暗示了他对尘世的隐逸。
  • 西近平畴宅一区:描绘出田园的宁静,诗人身处于一个幽静的环境。
  • 准例公田多种秫:说明他种植了丰收的作物,强调自给自足与自然的和谐。
  • 不教诗与败催租:表达不希望诗歌与租税的束缚,反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 秋成烂煮长腰半:秋天的丰收,意象生动,象征着富饶的生活。
  • 春作先驱丫髻奴:春天的耕作场景,描绘了农人和年轻女孩的忙碌。
  • 鼓腹年年歌帝力:富裕的生活使得诗人常常歌唱,体现了乐观与安逸。
  • 不须祈谷幸操壶:表达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不必祈求丰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鼓腹”比喻丰盈,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压力的逃避与反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冠仙:象征隐逸与超脱。
  • 西近平畴:象征宁静与自然。
  • :象征丰收与自给自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畴图》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唐寅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秫”是什么?

    • A. 一种粮食作物
    • B. 一种花卉
    • C. 一种树木
  3. 诗中“鼓腹年年歌帝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焦虑
    • B. 生活富裕的自得
    • C.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与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唐寅的《西畴图》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对世俗的逃避,但唐寅更加强调个人的自得与享乐,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理想化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唐寅年谱》

相关查询

兀兀 江渎池醉归马上作 遣兴 书室杂兴 晚过五门 哭杜府君 风流子(一名内家娇) 舟中遣怀 白云自西来过书巢南窗 丈人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刘项 相恃为命 夕字旁的字 怜孤惜寡 乐不可极 二字旁的字 痛怛 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成也萧何败萧何 慢慢 三框儿的字 履义 弱本强末 卫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