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33
甘菊
——苏轼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
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
越过山岭春天刚开始变冷,霜冻下的菊花在这个时节反而更显得美好。
今晨细雨如粟,略微感到芳香的岁月已经渐渐老去。
这孤零的根在松树的荫蔽下,独自绽放,没有其他草木陪伴。
晨光虽然照耀,秋雨却将其半数摧毁。
先生在屋内卧床不起,满地黄叶随风飘落。
无人送来酒壶,我空腹咀嚼着珠宝。
香风轻拂至齿颊,像楚地的海藻般柔软。
新芽已然丰盈,宿根在寒风中并不凋零。
蝴蝶翩翩起舞,生死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我颇为惊讶昌黎翁,恨你生来太晚。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甘菊》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面对逆境,苏轼通过描写菊花的坚韧与美丽,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生命的哲理思考。
这首《甘菊》通过对秋季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开篇以“越山春始寒”引入,结合春冬的交替,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霜菊在寒冷中愈显美丽,象征着逆境中的坚强与不屈。
在诗中,苏轼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词句中“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描绘了菊花的孤独与独特,隐喻着诗人自身的处境。尽管晨光照耀,秋雨却半摧倒了花朵,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
诗中“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即使生活艰难,仍有“香风入牙颊”的美好体验,透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结尾处,苏轼表达了对王昌龄的钦佩与遗憾,感叹“恨尔生不早”,体现了对伟大诗人的向往与对时代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思考。
这首诗以菊花为载体,传达了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的情怀。
苏轼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花?
诗中“无人送酒壶”表达了什么情感?
“香风入牙颊”意在描绘什么?
对比苏轼的《甘菊》和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为复杂,融入了更多对孤独与时光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为简约,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