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7:43
先生先生不可遇,
爱平不平眉斗竖。
黄昏雨雹空似黳,
别我不知何处去。
这位仁义的先生,真是难以相遇,
我爱平和,却总是眉头紧锁。
黄昏时分,雨雹交加,恍如梦境,
离去时我却不知道将往何处。
贯休(约830年-912年),字子仪,号贯休,唐代诗人,生于今浙江省。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练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他的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诗歌风格和创作手法上。贯休的作品常常透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
《义士行》是贯休在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理想中仁义之士的渴望与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唐代末期,动荡不安,士人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休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义士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义士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开篇两句直接引入了“先生”的主题,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然而,诗人对这种理想的无奈却又透过“眉斗竖”这一形象传递出来,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两句则利用自然景象,黄昏的雨和雹子,象征着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困扰与迷茫。诗的最后一句“别我不知何处去”,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理想的渴望。
贯休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士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情感真实而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普遍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义士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贯休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形成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义士行》的作者是?
诗中“眉斗竖”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