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43
朱栏碧瓦照山隈,
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
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
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
君家旧物岂须猜。
红色的栏杆和碧绿的瓦屋照耀着山谷,
竹简和毛笔依次展开。
读透了文章随意获得,
学成之后富贵便会接踵而来。
书本和诗歌教导孩子是真正的田园宅地,
金银珠宝传家最终也只是尘土废物。
更要从遗留下来的著作中观察得失,
您家的旧物又何须猜测呢?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而著称,推崇儒家思想,倡导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晚年,正值北宋盛世时期,社会繁荣,士人重视读书和学问,诗中表现出他对于书籍和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对财富与名望的哲学思考。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一首颂扬书籍与教育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藏书阁的美丽环境,表现出书籍的高雅与文化的积淀。朱栏碧瓦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书阁的气派与宁静,竹简与牙签的意象则引导读者回到古代的书写传统,唤起对知识的渴求。
诗的后半部分,苏辙表达了学问与富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知识带来的改变。他认为诗书不仅能教导子女,更是家族传承的重要部分。金玉虽美,但最终都会化为尘土,真正的价值在于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人生哲学,既有对知识的崇敬,也有对财富的淡泊,体现了苏辙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在诗中得到了升华,强调了书籍与教育的重要性,突显出文化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书籍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知识与文化的积累是人生的真正财富。同时,通过对财富的淡泊态度,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体现了苏辙的哲学思考。
诗中“朱栏碧瓦”主要指什么?
“金玉传家定粪灰”的意思是?
诗中强调的教育对象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