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时间: 2025-05-03 21:37:22

诗句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22

原文展示: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白话文翻译:

这身躯已经在南北之间变老,愁苦地问道,前方的征途在何方。
大地辽阔,环绕着三楚大地,天空低垂,仿佛要沉入五湖之中。
看那浮云,心情随着它一同远去,走在月光下,孤独的影子与我相伴。
慷慨的秋风已经吹起,悲伤的歌声却不再为那鲈鱼而唱。

注释:

  • 此身:指自己的身体。
  • 南北老:在南北两地之间流浪,逐渐变老。
  • 愁见问征途:愁苦地想知道前方的旅途。
  • 地大蟠三楚:指地面广阔,涵盖了三楚(楚国地域)。
  • 天低入五湖:天空似乎低沉,快要融入五湖之中。
  • 看云心共远:看着浮云,心情也随之远去。
  • 步月影同孤:走在月光下,孤独的影子与我同行。
  • 慷慨秋风起:秋风愈发凛冽、慷慨。
  • 悲歌不为鲈:悲伤的歌声不再是为了鲈鱼而唱,表明歌声的哀伤和目的的转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推动社会改革。他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思考阶段。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对故土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孤独感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是王安石在旅途中对人生与故乡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南北流浪、心灵孤独与秋风之感,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旅思。第一句“此身南北老”,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诗人似乎在自问,自己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上经历了什么。接下来的“愁见问征途”更是揭示了他内心的忧愁与迷茫。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描绘了辽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无助。通过“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诗人表达了与自然的共鸣,虽然心情随着浮云远去,但孤独的影子却始终伴随。

最后两句“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则以秋风为背景,突显出一种慨然而悲的情绪,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敏锐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身南北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身心的疲惫。
  2. 愁见问征途:愁苦地追问未来的方向。
  3. 地大蟠三楚:描绘了壮阔的地理背景,暗示人生的广阔与复杂。
  4. 天低入五湖:以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沉重与忧愁。
  5. 看云心共远:感慨与云同去,心向远方。
  6. 步月影同孤:孤独的影子与月光相伴,体现了内心的孤寂。
  7. 慷慨秋风起:秋风起,象征着时光的变迁与情感的激荡。
  8. 悲歌不为鲈:悲伤的歌声不再是为了物质享乐,而是出于心灵的呼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地大蟠三楚”,将地理与人生的广阔相联系。
  • 拟人:秋风被赋予了“慷慨”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探讨了人生的孤独、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王安石在面对人生旅途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北:象征着流浪与离散。
  • 三楚:指代广阔的故土,承载着思乡之情。
  • 五湖:象征着广阔与无边的思绪。
  • :代表着飘渺与远方的梦想。
  • :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北”主要指什么?

    • A. 地理位置
    • B. 心理状态
    • C. 时间流逝
    •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A, C
  2. “慷慨秋风起”中“慷慨”指的是什么?

    • A. 秋风的温暖
    • B. 秋风的冷酷
    • C. 秋风的力量
    • D. 秋风的悲伤
      答案:C
  3.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行路难》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旅思》与李白的《行路难》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强调了行路的坚韧与不屈。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梢青 柳梢青 北湖夜泛 柳梢青 柳梢青·蜂窝菊 柳梢青(富阳江亭) 柳梢青(和人) 柳梢青(元宵何高士说京师旧事) 柳梢青(晚凉到季父处观荷,花心已敛,遂赋比) 柳梢青 其二 柳梢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苦思冥想 包含攒的词语有哪些 锦字回文 中晌 舌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戚扬 包含戏的词语有哪些 罔水行舟 石字旁的字 岁不与我 争妍斗艳 砚海 查梨相 足字旁的字 起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