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00:34
题剡山所见
作者: 李易 〔宋代〕
剡中无数野蔷薇,黄云烂漫相因依。
玉杯浅琢承坠露,金钟倒挂摇晨晖。
斑竹笋行三亩地,红药花开一尺围。
豆角尝新小麦秀,来禽长向樱桃肥。
歌舌随风柳外啭,翠花带水烟中飞。
鱼跳破浪奋赤鬣,鹤唳投松翻缟衣。
乡关万里久无梦,岩壑四年今息机。
叮咛杜宇往江北,为唤故人令早归。
在剡山中,满眼都是野生的蔷薇,黄云在空中交织,色彩斑斓。
玉制的杯子轻轻雕琢着,承载着滴落的露珠;金钟悬挂倒置,摇曳在晨光中。
斑竹的笋长势良好,覆盖着三亩土地;红药花盛开,围绕一尺的空间。
新鲜的豆角和小麦都显现出丰收的景象,来鸟时常飞向樱桃树下觅食。
鸟儿的歌声随风在柳树之外婉转,翠花在水面上飞舞。
鱼儿跃出水面,奋力破浪,赤色的鬣毛在阳光下闪耀;白鹤在松林间叫唤,身披白色的衣裳。
远离故乡万里,我已经很久没有梦乡,山谷之间,四年间也没有安静的时光。
叮嘱杜宇前往江北,为了唤回故人,让他们早日归来。
李易,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蕴含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作于剡山游览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写景与抒情交融,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关切。
《题剡山所见》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剡山的美丽与生机。在首联中,诗人描绘了剡山中盛开的野蔷薇,黄云烂漫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绚烂与美好。接着,诗人用“玉杯”和“金钟”比喻晨露与晨光,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生动。
中段以斑竹笋和红药花等意象,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丰饶的赞美。豆角和小麦的描写则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富饶。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鱼儿跃出水面和白鹤鸣叫,表现出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
最后,诗人转向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远离故乡的孤独与渴望。通过“叮咛杜宇往江北”一语,诗人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情感,呼唤他们尽快归来。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感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的美景,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诗中“剡中无数野蔷薇”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人的情感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苦恼
“鱼跳破浪奋赤鬣”中的“赤鬣”指的是什么?
A) 鱼的颜色
B) 鱼的斗志
C) 鱼的尾巴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生物?
A) 鹰
B) 杜鹃鸟
C) 燕子
李易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自然之美,但李易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王维则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沉思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