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55
李易的《珠溪》
玉龙劈山开,南骛肆奔猛。
风荡雪濛濛,月流光炯炯。
壮气动贵门,前驱入蛟井。
万籁息中消,一区临绝境。
奔雷有馀音,垂磬得深省。
白云何所闻,就宿孤峰顶。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壮阔气势。诗人首先描绘了玉龙山被劈开的场景,南方的马奔腾而出,气势磅礴。风吹过,雪花飞舞,月光洒下,明亮而耀眼。接着,诗人感叹壮丽的气势直抵贵门,前方驱动的力量如同进入蛟龙的井口。万物的声音在此刻消失,面临绝境的感觉愈发强烈。奔雷的余音在耳边回响,仿佛在提醒人们深思。最后,诗人以白云为载体,表达出对孤峰上静谧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借助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
创作背景:这首《珠溪》可能是在李易游历山水时所作,融入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珠溪》以其雄浑壮丽的意境和清新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认识。诗中以“玉龙劈山开”开篇,瞬间引入读者进入宏伟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随后,诗人描绘了奔腾的马和飘舞的雪花,生动地展现了动与静的对比,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壮气动贵门”一句,体现了人类勇敢进取的精神,这种气势似乎能够冲破一切阻碍,直抵高处。而“万籁息中消,一区临绝境”,则将人带入一种深沉的反思,面对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显得尤为明显,令人感到一种孤独的哲思。
最终,诗人以“白云何所闻,就宿孤峰顶”结束,带有一种超然与孤独的美感。白云与孤峰的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深切联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表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传递出探索未知、追求自由与精神升华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珠溪》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细雨绵绵
B. 玉龙劈山开
C. 花开满地
诗中提到的“南骛”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自然的静谧
C. 时间的流逝
诗人最后提到的“孤峰”代表了什么?
A. 难以到达的地方
B. 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C. 无法理解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易的《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