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26
谢公愁思眇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去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谢公心中的忧愁渺渺如天边的云彩,我穿着蜡屐登高以观菊花。
尊贵的近臣们坐在华丽的席上,笑着怜爱那些落选的官员。
萸房里暗暗绽放着红色的珠朵,茶碗中寒气袭来,供奉着白露时节的新芽。
我在龙山吟咏,归去时心中呼号,马儿奔驰如电,歌妓随车而行。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流畅,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时,与友人崔常侍一同登高,感怀人生,表达对人生短暂和官场浮沉的感慨。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登龙山落帽台佳宴》是一首抒发诗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开篇提到谢公的愁思,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而蜡屐登高,寻菊花的行为,则是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描写了宴席上贵臣的光景,体现了权力与地位的浮华,反映了对落选者的同情与怜惜。最后,诗人通过对龙山的吟咏,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登高、赏菊、宴席等场景,表达了人生如梦、浮沉无常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谢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谢安
D. 元稹
诗中提到的“蜡屐”主要用于什么活动?
A. 行走
B. 登山
C. 游泳
D. 休闲
诗中“贵重近臣光绮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落选者的同情
C. 对友人的感激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