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24
田家杂兴八首 其一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春至鸧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
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春天来临时,鸧鹒开始鸣叫,轻声向田间小屋问候。
我无法独立自足,只好努力去娶邻家的姑娘。
一想到要有子孙后代,才开始考虑扩展田地。
闲暇时彼此相对而笑,享受丰收的喜悦。
每晚登上啸台,向南眺望洞庭湖的水面。
百草被霜露覆盖,秋天的山间传来锤击声。
我却羡慕往年的时光,那时的心情无所追求。
储光羲,字君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生活。
《田家杂兴》系列诗作是储光羲在农村生活中所作,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田家杂兴八首 其一》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诗的开头以“春至鸧鹒鸣”引出春天的到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无奈与努力:“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这种无奈中透出对生活的期许,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反映了农民对后代的期望和对土地的重视,展示了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关注。闲暇时的相聚与欢笑,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密,构建了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
后半部分通过“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秋天收获的期待。“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则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农民辛勤劳动的声音,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最后一句“却羡故年时”则带有一丝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农民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农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传递了田园诗的核心思想。
诗中提到的鸟是:
A. 燕子
B. 鸧鹒
C. 麻雀
诗人晚上登上高处眺望是为了:
A. 观星
B. 望远
C. 祈祷
诗中提到的“禾黍”指的是:
A. 雪
B. 收成
C. 冬天
《田家杂兴与王维的田园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