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1:10
秋气肃天地,太行高崔嵬。
猿狖清夜吟,其声一何哀。
寂寞掩圭荜,梦寐游蓬莱。
琪树远亭亭,玉堂云中开。
洪崖吹箫管,玉女飘飖来。
雨师既先后,道路无纤埃。
鄙哉楚襄王,独好阳云台。
秋天的气息使天地变得肃杀,太行山巍峨高耸。
猿猴在清冷的夜里吟唱,它的声音是多么悲哀。
寂寞的夜色掩盖着珍贵的玉石,梦中我游历蓬莱仙岛。
远处的琪树在亭子里摇曳,玉堂在云中悄然开启。
洪崖上有人吹奏着箫管,玉女在空中轻飘而来。
雨神已经降临,路上没有一丝尘埃。
可悲的是楚国的襄王,独自喜欢阳云台的风光。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字景春,号岩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沉浮,内心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到迷惘。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杂诗二首 其二》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融入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秋气肃天地”引入,表达了秋天的肃杀与萧瑟,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转向太行山的高耸,与猿声的哀鸣形成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邃。
在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中,诗人通过“梦寐游蓬莱”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而“琪树远亭亭,玉堂云中开”则描绘了那种理想境界的美丽与神秘。最后,作者用“鄙哉楚襄王”一语,反映出对世俗权力的轻蔑,显示了他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哲理与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孤独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气肃天地”中的“肃”意思是?
A. 热闹
B. 清冷
C. 快乐
D. 明亮
“梦寐游蓬莱”中“蓬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失落的青春
D. 亲情
诗中提到的“鄙哉楚襄王”是对谁的批评?
A. 自己
B. 朋友
C. 楚国的君王
D. 唐朝的皇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