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8:29
戊申看花诗
作者:余怀 〔清代〕
宝林双树影婆娑,
普照花间系玉珂。
如此春光独憔悴,
可怜只是恨人多。
这首诗描绘了宝林寺的双树在春风中摇曳的景象,阳光普照,花间的玉珂(装饰物)也显得格外美丽。然而,这样的春光却显得有些憔悴,令人心痛的只是因为人太多,让人感到无奈。
作者介绍:余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季,诗人或在游览宝林寺时感受到春日的美丽与人潮的拥挤而生发的感慨,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群喧嚣的无奈。
《戊申看花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宝林双树影婆娑”描写了春日的生机,双树摇曳的影子在地上舞动,给人一种灵动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普照花间系玉珂”,阳光洒在花间,装饰品在阳光下闪耀,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折而来,诗人感叹“如此春光独憔悴”,美丽的春光在诗人眼中却显得有些无奈与惆怅。尤其是“可怜只是恨人多”,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群汹涌的反思与感伤,似乎在说美好的事物总是被人潮所淹没,难以独享。
全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在春日游览中的复杂情感,既欣赏自然的美,又因人群的喧嚣而感到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群拥挤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喧嚣之间的矛盾心情。
诗词测试:
诗中“宝林双树”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人的孤独
B. 春天的生机
C. 自然的凋零
“可怜只是恨人多”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潮的无奈
C. 对孤独的渴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