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2:18
曾共山游复水嬉。
旧同携处耐人思。
沧波一客愁空阔,
不信秋来不费词。
鸥梦渺,雁书迟。
而今已是菊花期。
却看素影聪明甚,
可向西风忆别离。
曾经一起在山中游玩,又在水边嬉戏,
旧时携手的地方令人思念。
在广阔的沧波中,我这个旅人感到愁苦无边,
我不相信秋天的到来不会让我有话可说。
海鸥的梦遥远而渺小,雁的书信也迟迟未至。
如今已经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但我却看到那素雅的影子显得格外聪明,
不禁在西风中怀念起曾经的别离。
郑元昭,清代诗人,精于词赋,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此时节思念往昔的友人和美好时光,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鹧鸪天》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考。诗的前两句“曾共山游复水嬉”通过简单的叙述勾勒出与友人一起游玩时的乐趣,反映了深厚的友谊。接下来“沧波一客愁空阔”则转向感慨,表达了在广阔的水面上,孤独的旅人感受到的无边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而今已是菊花期”一句,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成熟与离别。接下来的“却看素影聪明甚”则是对当下的反思,尽管面临别离,但那清雅的身影依然令人难以忘怀,展现出诗人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向往,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昔友谊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友情珍视的深刻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中提到的“菊花期”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鸥梦渺,雁书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忧虑
诗中“沧波一客”指的是什么?
A. 旅人
B. 海鸥
C. 菊花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加侧重于个人的情感细腻,而郑元昭的《鹧鸪天》则在自然与情感的对比中展现出更丰富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