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07
送蔡十二之海上(时在卫中)
高适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
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
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
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全诗翻译:
我黯然神伤,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与你相对而坐,只有满心的悲伤。季弟(指蔡十二的兄弟)惦念着离别,贤兄(指我)在此时又面临急难的境地。河流的冰已经融尽,海上的道路在雪中显得寒冷。尚有南飞的雁群,想必你也不忍心看到我这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南飞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在古诗中常出现,表达作者对朋友的牵挂和不舍。
作者介绍: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良辰,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北,晚年官至太常卿。他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名,作品多表达豪情与悲壮,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适在卫地时,蔡十二即将离开,可能去往海上,作者对友人的离去感到伤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朋友蔡十二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流露出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无奈。开篇“黯然何所为”,直接表露出作者心中的沉重与迷茫,接着通过“相对但悲酸”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带来的感情冲击。季弟对离别的念头和贤兄对急难的担忧,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悲切。
“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作者内心的寒冷与孤独,冰雪的融化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同时也意味着别离的加剧。结尾的“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不仅表达了对南飞雁的羡慕,更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南飞的雁群似乎在告别,正如作者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高适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普遍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黯然”最能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感?
“河流冰处尽”主要象征什么?
结尾提到的“南飞雁”有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