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33
独孤判官部送兵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
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送别你,我不禁感叹这远离的别情,作为客人,我常常思虑周旋。如今征途是如此艰辛,前方的军队依然渺小而遥远。出关时遇到汉朝的城墙,登上陇山向北望去,看到的是胡人居住的天际。这也是封侯的地方,期待你早日策马前行,成就一番事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出关逢汉壁”提到的“汉壁”,是指当时汉朝的防线,象征着国家的历史和边疆的防御;“封侯地”则指的是功名利禄之地,寓意着对将士前途的期待。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号白云山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765年。他的诗作多描绘边塞生活,抒发对战争和士兵的关切,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适送别一位将领出征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的关注和对士兵的期待。正值唐朝盛世,边疆频繁出征,诗人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惋惜与期望。
《独孤判官部送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将送别的愁苦与对将士前途的期待结合在一起。开篇“饯君嗟远别”,直接点出送别的主题,感叹离别之苦,接着用“为客念周旋”表达了诗人对将士行程艰辛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作为朋友的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则描绘了征途的艰难与士兵的渺小,展现出战争的严酷与不易。诗人在这里用“眇然”一词,增强了对前方不确定性的感受,暗示了即将面对的种种挑战。
“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诗人通过地名的描写,构建了一个边塞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营造出浓厚的战争氛围,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最后一句“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则是对将士的寄托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早日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送别的愁苦,又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高适深厚的友情与对士兵的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期待展开,表达了对将士的关怀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战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饯君嗟远别”中的“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汉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什么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虽然两者都是描绘边塞生活,但高适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将士的关心与送别情感,而王之涣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豪情壮志,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