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9:11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罢官梁山外,穫稻楚水湄。
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
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
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
上马指国门,举鞭射书帷。
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
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
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
相逢绛阙下,应道轩车迟。
高侯秉戎翰,策马观西夷。
方从幕中事,参谋王者师。
贾生去洛阳,焜耀琳琅姿。
芳名动北步,逸韵陵南皮。
肃肃举鸿毛,冷然顺风吹。
波流有同异,由是限别离。
汉塞隔陇底,秦川连镐池。
白云日夜满,道里安可思。
梦想浩盈积,物华愁变衰。
因君附错刀,送远益凄其。
四海各横绝,九霄应易期。
不知故巢燕,决起栖何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59:11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独孤及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罢官梁山外,穫稻楚水湄。
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
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
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
上马指国门,举鞭射书帷。
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
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
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
相逢绛阙下,应道轩车迟。
高侯秉戎翰,策马观西夷。
方从幕中事,参谋王者师。
贾生去洛阳,焜耀琳琅姿。
芳名动北步,逸韵陵南皮。
肃肃举鸿毛,冷然顺风吹。
波流有同异,由是限别离。
汉塞隔陇底,秦川连镐池。
白云日夜满,道里安可思。
梦想浩盈积,物华愁变衰。
因君附错刀,送远益凄其。
四海各横绝,九霄应易期。
不知故巢燕,决起栖何枝。
这首诗前两句提到,燕子在绿石上筑巢,而卞和的美玉不需要被人知晓。接着说,虽然王佐的才华很出众,但他仍然忘不了茅草屋的生活。作者告别官场,远离梁山,去楚水边收割稻谷。此时正好遇见傅岩的人,像虚舟一样行船渡过河流。忽然间,天网摇晃,公才的才华难以被遗忘。凤凰在千仞高空翱翔,今天才开始在岐山鸣叫。骑马指向国门,举起鞭子射向书帷。预知大人的赋诗,便掩住归来的词句。天子正在宽恕,朝廷也在张扬四维之道。相信你能献计献策,努力辅佐朝政。旧友遍布皇州,高冠飞舞翠绿的飘带。相逢在红阙之下,应该说车子来得迟。高侯手握文书,策马观望西方的夷人。从幕府中开始事务,参谋王者的军队。贾谊离开洛阳,光辉照耀着琳琅的姿态。芳名传遍北方,逸韵流行于南方。轻轻举起鸿毛,随风而动。波涛的流动有同有异,因此限制了别离。汉塞隔着山顶,秦川连接着镐池。白云日夜满盈,路途怎能安然思念。梦想如海般浩大,物华却令人忧愁衰退。因你附在错刀之上,送别远行更加凄凉。四海各自隔绝,九霄也应容易期盼。不知道老巢的燕子,飞起后栖息在何处的枝头。
作者介绍:独孤及,生平不详,唐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寄托。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时写的,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是一首典雅而沉郁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和具体的人物描写,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头的“结绿处燕石”,借用燕子筑巢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温暖的气息;而“卞和不必知”则暗示了对于才华的认同与珍视,尽管在社会上可能未被重视。
诗中提到的“王佐才”与“茅茨”的对比,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自身处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细腻描写,诗人的情感流露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的感慨。
后半部分的描写越发深沉,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与联系。诗末“故巢燕,决起栖何枝”更是引人深思,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归属感的缺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卞和”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著名的玉匠
C. 一位皇帝
D. 一种乐器
诗人对“王佐才”的评价是怎样的?
A. 过于平凡
B. 辛苦无能
C. 忘记了茅茨
D. 非常出众
“四海各横绝”的意思是?
A. 世界和平
B. 四海相连
C. 各地隔绝
D. 互通有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