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张工部庙

《张工部庙》

时间: 2025-04-27 10:34:25

诗句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4:25

原文展示:

张工部庙

使节纷纷下禁中,
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
庙食真须德与功。

白话文翻译:

使者们纷纷下禁中(指皇宫),有多少人曾经来过这座城的东边呢?唯有您留下的遗像依旧存在,而庙中所供奉的食物,确实需要德行与功业才能获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使节:指外交使者。
  • 禁中:皇宫,禁地。
  • 城东:指城市的东边,这里指的是庙宇所在的地方。
  • 遗像:遗留下来的画像。
  • 庙食:庙宇中供奉的食物。
  • 德与功:指品德与功绩。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庙”通常与祭祀和纪念有关,尤其是对历史人物或有德者的追思。王安石在此表现出对古代德行的推崇,同时也反映出对后世的期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变法,进行政治改革,提倡实用主义,作品多样,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功德的重视,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张工部庙》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表面上是对一座庙宇的描写,实际上却揭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及对德行的推崇。诗的开头,王安石通过“使节纷纷下禁中”的描写,勾画出一个繁忙的场景,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外交的活跃,但紧接着的“几人曾到此城东”则显得有些孤寂,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孤独缅怀。

接下来的两句“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王安石在此不仅表达了对“君”的追忆,更强调了庙宇中供奉的食物,象征着对德行和功业的认可。王安石通过对比使人深思,真正值得人们铭记和敬仰的,应该是那些具有高尚德行和丰功伟绩的人。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既有现实的描绘,又蕴含了历史的沉重感,使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意义。王安石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练的语言,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结合,使得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使节纷纷下禁中:描绘了使者们从皇宫出来,展现出国家事务的繁忙。
  • 几人曾到此城东:表达出对历史人物的孤独感,仿佛只有遗像还在。
  • 独君遗像今如在:表明对某位伟大人物的怀念,虽人已去,形象依旧存在。
  • 庙食真须德与功:强调庙宇所供奉之物,需有德行和功业来支撑,隐喻对于真正的价值观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节纷纷”与“几人曾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庙食象征着人们对德行和功业的尊重,借此引发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德行和功业的重要性,借助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传达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使节:象征国家的外交与繁荣。
  • 遗像:代表历史人物的精神遗产。
  • 庙食:象征对德行与功绩的认可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2. “庙食真须德与功”中的“德与功”指的是什么?

    • A. 个人财富
    • B. 品德与功业
    • C. 学识与才华
  3.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历史人物
    • C. 王安石本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和杜甫的作品都涉及到历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王安石通过庙宇的描写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而杜甫则通过对国事的关切,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些作品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 其二 渔家傲 其九 滇南月节 渔家傲·辛卯暮春,一九五一年。偶拍 渔家傲 渔家傲 漂白 渔家傲 其四 滇南月节 渔家傲·邻石归禾中,以鸳湖垂钓图索题,余亦将返白鹅湖矣。乡心别绪,情见乎词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春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攻错 止谤莫若自修 厄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会友 鱼开头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驾长 闲开头的成语 公验 急躁 众人国士 宝盖头的字 元方季方 为小妨大 治一经,损一经 馬字旁的字 包含孝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