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6:36
位在万乘师,孟轲犹不遇。
岂云贫与贱,世道非吾趣。
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
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思考,尽管身居高位的士人,像孟子一样却也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与重视。并不是贫穷或低贱的身份造成的,世道的变化并不与我个人的追求相符。虽然我努力行善以求得天下的福祉,但结果却常常与我的愿望相悖。命运的安排本是注定的,而你这臧仓又能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以变法著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诗歌则以清新活泼、直抒胸臆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处于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他面临重重压力,深感世道艰难,个人理想难以实现,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心中的苦闷与无奈。
《臧仓》是一首深刻反映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王安石以“万乘师”开篇,首先设定了一个极高的权力象征,紧接着提到孟子,暗示即使是德才兼备的人在社会中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与重视,显示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失望。接下来,诗人提出“岂云贫与贱”,表明自己并非因贫穷或低贱而遭受不公,而是对世道的深刻反思。通过“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他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不相符的无奈,虽心怀善良与理想,却无法改变现状,最终在“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中,诗人表达出对命运的叹息,认为人生的起伏与外在的环境息息相关,个人的挣扎似乎在命运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哲思,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士人面对社会变迁的困惑与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万乘师”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孟轲”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在最后一句使用“臧仓”有什么用意?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臧仓》与杜甫的《登高》均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感慨与无奈。王安石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命运的思考,而杜甫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皆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