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臧仓

《臧仓》

时间: 2025-08-03 23:54:23

诗句

位在万乘师,孟轲犹不遇。

岂云贫与贱,世道非吾趣。

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

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23:54:23

原文展示:

位在万乘师,孟轲犹不遇。
岂云贫与贱,世道非吾趣。
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
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思考,尽管身居高位的士人,像孟子一样却也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与重视。并不是贫穷或低贱的身份造成的,世道的变化并不与我个人的追求相符。虽然我努力行善以求得天下的福祉,但结果却常常与我的愿望相悖。命运的安排本是注定的,而你这臧仓又能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乘师:指位高权重的统治者,象征权力。
  • 孟轲:指孟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虽有德行,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 岂云:难道说。
  • 贫与贱:指贫穷和低贱的身份。
  • 意行:意图和行为。
  • 天下福:指天下的幸福和安宁。
  • 事忤:事情与愿望相悖。
  • 命也:命运也。
  • 臧仓:指古代的仓库,象征财富,反问其与命运的关系。

典故解析

  • 孟轲:孟子因其高尚的品德与智慧而著称,但历史上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他的遭遇被用来反映诗人自己的境遇。
  • 臧仓:古代的仓库,象征财富和物质,诗人用此来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以变法著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诗歌则以清新活泼、直抒胸臆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处于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他面临重重压力,深感世道艰难,个人理想难以实现,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心中的苦闷与无奈。

诗歌鉴赏:

《臧仓》是一首深刻反映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王安石以“万乘师”开篇,首先设定了一个极高的权力象征,紧接着提到孟子,暗示即使是德才兼备的人在社会中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与重视,显示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失望。接下来,诗人提出“岂云贫与贱”,表明自己并非因贫穷或低贱而遭受不公,而是对世道的深刻反思。通过“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他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不相符的无奈,虽心怀善良与理想,却无法改变现状,最终在“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中,诗人表达出对命运的叹息,认为人生的起伏与外在的环境息息相关,个人的挣扎似乎在命运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哲思,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位在万乘师:诗人以高位的统治者自喻,反映权力的象征。
  • 孟轲犹不遇:即使是如孟子这样的圣贤也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与尊重。
  • 岂云贫与贱:并非因为身份低贱才导致不遇。
  • 世道非吾趣:社会的现状与自己的理想诉求相悖。
  • 意行天下福:心中怀有为天下造福的意图。
  • 事忤由然去:实际的行动和结果常常背道而驰。
  • 命也固有在:命运的安排本是注定的。
  • 臧仓汝何与:反问仓库的财富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表达对物质的无谓和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高位与不遇的对比,强调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反问:“臧仓汝何与”以反问的形式深化了命运与财富的关系。
  • 排比:多处使用相似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士人面对社会变迁的困惑与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乘师: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士人的追求。
  • 孟轲:代表理想与智慧,但与现实的对照使其显得苍白。
  • 天下福:象征着诗人对社会和谐与幸福的渴望。
  • 臧仓:象征财富与物质,反映诗人对物质的淡漠与对命运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万乘师”指的是什么?

    • A. 平民
    • B. 统治者
    • C. 学者
    • D.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孟轲”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荀子
    • C. 老子
    • D. 庄子
  3. 诗人在最后一句使用“臧仓”有什么用意?

    • A. 赞美财富
    • B. 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C. 提倡物质生活
    • D. 指责社会不公

答案:

  1. B. 统治者
  2. A. 孟子
  3. B. 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将进酒》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臧仓》与杜甫的《登高》均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感慨与无奈。王安石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命运的思考,而杜甫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皆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车盘次许都谏韵 喜无为三子至二首 其二 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 其一 龙毋庙 愚园过洪鹭汀故居感赋 偶忆富弼命相事戏题二首 其一 感赋八首 其四 水秋 桃叶歌二首 其二 至撒马儿罕国主兀鲁百果园四首 其一 非所秋夕寄示康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一码新 谝言 工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八街九陌 包含粮的成语 雪案萤窗 预拟 笑课 乘间抵隙 得适 七纵八横 一洼死水 先字旁的字 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牙字旁的字 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