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8:02
书定林院窗
王安石 〔宋代〕
竹鸡呼我出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炉。
试问道人何所梦,
但言浑忘不言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的静谧中,听到竹鸡的叫声而被唤醒,走出华胥的梦境,点燃篝灯,围坐在火炉旁。诗中询问道士梦中所见,得到的回答是,梦境中的一切都被他忘却了,却又没有提及什么都没有。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卓越,尤其以诗、文、词等多方面表现出色。王安石改革思想颇具前瞻性,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与人生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期。他在诗中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人世浮华的淡泊与超然。
这首诗意境清幽,情感深邃,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淡泊。开篇“竹鸡呼我出华胥”一句,既表明了诗人被自然之声唤醒,又暗示了人们在梦中寻求的理想世界。华胥象征着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然而现实的灯火和篝炉则将诗人拉回到现实中,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试问道人何所梦”承接前句,带出对人生深刻思考的渴望。道人的回答“但言浑忘不言无”,既是对梦境的超然态度,也揭示了人生态度的哲学思考——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似乎让人无法把握,但又是人生的一部分。这种对梦的淡然态度,恰如王安石一生的风格,超越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更在意境上深邃,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追求内心宁静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梦的淡然态度,体现了王安石作为哲学家与诗人的深邃内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交错。
诗词测试:
诗中“华胥”象征什么?
诗人问道士梦中所见,得到的回答是什么?
诗的作者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