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豫让桥

《豫让桥》

时间: 2025-05-04 00:56:19

诗句

志士各有立,处死焉能同。

当时百里奚,亦不殉虞公。

况复晋君在,虚器拥宫中。

智氏非其主,安得云效忠。

士为知己死,朋友理尚通。

荣枯不改节,此事固足风。

若云君臣义,天地相始终。

宁论知不知,报施说亦穷。

厉叔虽慷慨,愤怼非靖共。

一死良为难,惜哉言不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19

原文展示:

豫让桥
志士各有立,处死焉能同。
当时百里奚,亦不殉虞公。
况复晋君在,虚器拥宫中。
智氏非其主,安得云效忠。
士为知己死,朋友理尚通。
荣枯不改节,此事固足风。
若云君臣义,天地相始终。
宁论知不知,报施说亦穷。
厉叔虽慷慨,愤怼非靖共。
一死良为难,惜哉言不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志士各自有自己的立场,面对死亡又怎么能一致呢?
就像百里奚那样,也不愿殉葬于虞公。
更何况现在的晋君在位,空有王宫却无实权。
智氏并非真正的君主,怎能谈得上效忠呢?
士人为了知己而死,朋友之间的道理依然通行。
无论荣华与否都不改节操,这样的事本就值得称颂。
如果说君臣之间有义,天地始终如一。
岂能论知与不知,报恩与施恩的道理也无穷尽。
厉叔虽慷慨激昂,但愤怒并非靖共的情怀。
为了死而死实在困难,遗憾的是言辞却不相投。

注释:

字词注释:

  • 志士:有志之士,指有理想抱负的人。
  • :殉葬,指为了陪伴某人而死。
  • 虚器:空有其表的权势。
  • 智氏:指智氏家族,指智囊、智者。
  • 士为知己死:士人为了知己而死。
  • 厉叔:指厉公,表现出慷慨的态度。

典故解析:

  • 百里奚:春秋时期的贤臣,曾被虞公所用,但并未殉职。
  • 虞公:春秋时期的虞国国君。
  • 晋君: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具有权力但未必有实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景瀚,清代诗人,以其反映社会现实和士人情怀的作品著称,作品常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
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人身处复杂的政治环境,诗中反映了对忠诚、义务与个人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述,探讨了士人的忠诚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开篇提出“志士各有立”,强调了士人面对生死选择时的不同立场,继而引出百里奚的故事,表达出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也有不愿随波逐流的人。诗中提到的“虚器拥宫中”更是对当时权臣无能的嘲讽,揭示了权力的虚幻与士人的真实情感。

接下来的“士为知己死,朋友理尚通”则道出士人之间的情谊与忠诚,表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真正的友谊与理解是珍贵的。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君臣义”的深刻思考,质疑忠诚的真正意义,强调了个人信念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值得反复品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志士各有立:每位志士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 处死焉能同:面对死亡时,态度和选择是各不相同的。
  • 当时百里奚,亦不殉虞公:百里奚在历史上选择不殉葬,说明他有自己的原则。
  • 况复晋君在,虚器拥宫中:当时的晋国君主虽在,却无实权,暗示统治者的无能。
  • 智氏非其主,安得云效忠:智氏并非真正的统治者,怎能谈忠诚呢?
  • 士为知己死,朋友理尚通:士人愿为真正的朋友而死,强调知己的重要性。
  • 荣枯不改节,此事固足风:无论身处荣华或困境,坚守节操是值得称道的事。
  • 若云君臣义,天地相始终:如果说君臣之间有忠义,那天地之间的关系也是亘古不变的。
  • 宁论知不知,报施说亦穷:忠诚的讨论是无穷尽的,涉及知识与回报的辩论。
  • 厉叔虽慷慨,愤怼非靖共:虽然厉叔表现出慷慨,但情感基调并不是为了和平。
  • 一死良为难,惜哉言不衷:为了理想而死并非易事,遗憾的是言辞未能契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荣枯不改节”与“士为知己死”,增强了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 比喻:如“虚器拥宫中”,隐喻权力的空洞和无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士人与权力、忠诚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展开,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原则和真实情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志士:象征理想与信念。
  • 百里奚:代表忠诚与不屈。
  • 君臣:象征权力与义务。
  • 荣枯: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节操的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里奚”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代

  2. “士为知己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谊的重视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个人利益的考虑

  3. 诗中“虚器拥宫中”是对什么的批评?
    A. 真实的权力
    B. 统治者的无能
    C. 士人的忠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离骚》与《豫让桥》都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追求,但《离骚》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豫让桥》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忠诚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叶丞相园有感 红蕉二首 其一 因见市人以瓦缶 出闽中四首 使北二首 其一 和唐户古律三首 足弱二首 其二 早朝 送胡守 送光孙崇元读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瞋目裂眦 玉尺量才 光荣榜 匡辅 拑秣 以弱胜强 隶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休兆 大前天 双人旁的字 义薄云天 先人夺人 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