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14:23
游灵谷山
心旷能教胜境开,
亭亭天半倚楼台。
每怜幽草人间少,
惯逐闲云谷口来。
康乐凿山难免癖,
子期钓水岂无才。
断碑读罢添诗思,
漫泼仙泉洗俗埃。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心情,表达了游览灵谷山的愉悦之情。诗人心情开阔,能让美好的景色尽情展现。高高的楼台倚靠在半空的天空中,令人心生敬畏。作者怜惜那生长在幽静处的草木,因为在世间实在是少见。闲云常常随意飘荡,来到山谷的入口。即使是康乐这样的名士,凿山开路也难免有些癖好;而如同子期那样的人,钓鱼的才华又岂会被埋没呢?读罢那断碑,诗思涌现,漫洒的仙泉洗去世俗的尘埃。
作者介绍:陶成,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游历灵谷山之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游灵谷山的悠然心境。开篇即以“心旷能教胜境开”点明诗人心情的开阔,暗示在这美丽的山水间,诗人的思维和灵感也随之畅通无阻。诗中“亭亭”二字,描绘出楼台的高耸之态,仿佛与天相接,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在“每怜幽草人间少”一句中,诗人似乎在感叹人世间的喧嚣与稀缺的宁静,隐含对自然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子期钓水”之意,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即使在山水之间,才华也不会被埋没。最后两句“断碑读罢添诗思,漫泼仙泉洗俗埃”,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重与对自然的感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净和灵性的心志。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也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陶成在清新自然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探讨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心旷能教胜境开”的意思是:
A. 心情开阔,景色美好
B. 心情忧郁,景色模糊
C. 心情复杂,景色一般
“每怜幽草人间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间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珍惜
C. 对生活的思考
“康乐凿山难免癖”中“癖”字的意思是:
A. 癖好
B. 习惯
C. 特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