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44
醉太平 题孙无言半瓢居
——陈维崧
颜渊一瓢,先生半瓢。
傍人笑问团瓢,是吟瓢酒瓢。
巢由饮瓢,先生住瓢。
行窝何处非瓢,任肩挑坏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酒的喜爱。诗中提到颜渊和先生都只持有一瓢酒,而旁人好奇地问这个瓢是什么,是吟诗的瓢还是喝酒的瓢。接着提到巢由也是饮酒的,先生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最后一句表达了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与“瓢”有关系,甚至肩上挑着坏掉的瓢,也是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1684),字韵生,号兰亭,江苏人。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多变,擅长描绘田园生活与个人情感,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醉太平 题孙无言半瓢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颇具哲理。诗中通过对“瓢”的反复提及,构建出一种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意象。瓢不仅是饮酒的工具,更是诗人生活态度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颜渊和“先生”手中的瓢,暗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简朴生活的美好。“傍人笑问团瓢”一语,透出一种世俗的无奈,而“任肩挑坏瓢”则更是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呈现出一种淡然、自在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颜渊一瓢,先生半瓢。
表达出两位贤人对生活的淡泊与随意,象征着他们的心境。
傍人笑问团瓢,是吟瓢酒瓢。
旁人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表示疑惑,表面上是对瓢的功能探讨,实则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不解。
巢由饮瓢,先生住瓢。
提到隐士巢由,进一步引申对隐居生活的肯定,隐喻生活的简单与自由。
行窝何处非瓢,任肩挑坏瓢。
表达出无论何处都与“瓢”相连,隐喻生活的困扰与无奈,尽管如此依然选择坚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瓢”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颜渊”是什么身份?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醉太平》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而《鹿柴》更偏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