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21
追贤院食已度岭历宋胡诸庵转山夜归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击缶那能似漆园,
销魂来访小桑门。
仰冲云阵寻峰顶,
细步泉流觅水源。
九里环观山向背,
两舆归趁月黄昏。
春风不识愁人意,
柳暗花明自逐村。
击缶的声音哪里能比得上漆园的乐趣,
销魂的时刻,我来到了小桑门。
仰望着云雾,向着峰顶冲去,
细步沿着泉流寻找水源。
九里环绕的山峰,我观察它的面貌,
两辆车在黄昏的月光中归来。
春风并不理解愁人的心意,
柳树阴暗花朵明亮,我自顾自地走向村庄。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山野之间,诗人可能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人世的愁苦,借此表达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归的旅程,开头以“击缶”与“漆园”对比,引出一种幽雅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感。接着,诗人仰望云阵,细步寻泉,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九里环观”与“月黄昏”,描摹了归途的宁静与美丽,反映出一种归属感与安宁。最后的“春风不识愁人意”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苦乐的哲思,尽管春风带来生机,但却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由愁转喜,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中的意象富有层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个体心灵的交融,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苦乐的思考,最终在与自然的交融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击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哀伤
C. 忧愁
D. 恋爱
诗中“春风不识愁人意”意指什么?
A. 春风带来快乐
B. 春风无情对待愁苦
C. 春风是愁苦的来源
D. 春风代表希望
“柳暗花明”的含义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生活的美好
C. 生活的转机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与诗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