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

《念奴娇》

时间: 2025-05-04 00:56:52

诗句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

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

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

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

不尽山川,无穷烟浪,幸负秦楼约。

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52

念奴娇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原文展示: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
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
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
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
不尽山川,无穷烟浪,幸负秦楼约。
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


白话文翻译:

星星沙沙地落下,远望湖水与长云交融。
一叶孤舟,谁会在意我,今天我漂泊在天涯。
从南方而来,长江浩荡地流去,处处都是风波险恶。
吴地的何处,满心都是离愁别绪。
常常记得你送我行时,在绿波亭上,泪水浸透了薄纱。
船上的燕子低飞,等人离去后,依旧是湘城的帘幕。
无尽的山川,绵延的烟浪,幸好曾在秦楼许下约定。
渔歌声断,因你我泪水倾落。


注释:

  • 星沙:夜空中的星星像沙子一样落下,形容夜晚的宁静。
  • 长云漠漠:长长的云雾模糊而遥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扁舟:指小船,象征漂泊无依的生活。
  • 平楚:指楚地的平坦,暗指来自南方。
  • 吴中:指吴地,古代指江南地区。
  • 青罗薄:一种轻薄的绢帛,常用于衣物,暗示离别时的情感。
  • 秦楼:指秦国的楼阁,代表约定和思念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云,号雪堂,北宋末年著名词人。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描绘离愁别绪,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多有离别之苦,张孝祥作为文人,常常面临离乡别友的情感纠葛,故作此词以抒发心中愁苦。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词作,开头描绘了夜空星星和远方湖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无助。一叶扁舟象征着孤独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在叙述上,词中多次提及“离索”,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尤其是“泣透青罗薄”的描写,生动地传达出送别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词中还有“樯燕低飞”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渔歌声断”为结,情感达到高潮,泪水倾落,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的深刻表达。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切的思念和悲伤,展现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情怀和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描绘夜空星星与远处湖水的宁静景象,营造孤独感。
  2.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表达了漂泊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助。
  3. 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描绘江南的艰难险阻,暗示人生的波折。
  4. 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无处不在的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主题。
  5.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回忆送别时的情景,情感真挚动人。
  6. 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描绘离别后的孤寂与不变的环境,形成对比。
  7. 不尽山川,无穷烟浪,幸负秦楼约:意象的延续,表达对未来的希冀与期盼。
  8. 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结尾以泪水和渔歌声来展现悲伤,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沙子,营造出宁静的夜晚。
  • 拟人:将“樯燕”描绘成情感的寄托,增强词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词围绕离愁别绪,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亲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星沙:象征孤独与思念,夜色中的星辰让人感到渺小与无助。
  • 扁舟: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
  • 青罗薄:象征离别时的情感,轻薄如纱的衣物,愁苦随之而来。
  • 樯燕:象征离别后的孤独,低飞的燕子映衬出人去后的空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星沙”用来形容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夜空的宁静
    C. 大江的波涛
    答案:B

  2. “一叶扁舟”象征着什么? A. 快乐的生活
    B. 孤独与漂泊
    C. 安稳的家园
    答案:B

  3. 词中提到的“秦楼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
    B. 爱情
    C. 离别之情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念奴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离愁,但《如梦令》更多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张孝祥则更显豪放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人张孝祥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月夜次修竹韵 夜坐次林梅山韵 修竹宴客东园 寄钱竹深 哭别月村 其一 和毛宣尉蓬莱阁韵 闻鹤 游虎丘山寺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 其二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极则悲 舟字旁的字 亭亭玉立 龙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不合实际 包含槎的词语有哪些 美人迟暮 韭字旁的字 包含乐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永世 御筵 年禧 九江八河 万贯赀财 养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