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55
蓦山溪·清都绛阕
作者:张孝祥 〔宋代〕
清都绛阕,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还丹九转,凡骨亲曾换。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
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在清丽的都城,红色的阕楼,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行走。
明亮的月亮挂着星星,无尽的笙箫声在空中回响。
佩戴着华贵的饰品,身材如玉般挺拔,环绕在清雅的班子旁。
天一笑,万物复苏,结交了这清幽的伴侣。
九转的还丹,换了凡人的身体。
我带着剑来到人间,偶然相逢时仍旧是青眼相待。
狂歌醉舞,心中所思又有谁能理解?
在明月下,微风前,我们面对面在岸边。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君远,号青山,南宋词人,以其词风清新、婉丽著称,尤以“蓦山溪”系列最为人称道。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借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
《蓦山溪·清都绛阕》是一首充满想象力与情感的词作,张孝祥通过清丽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理想生活。在这首词中,清都绛阕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境界,而“璧月带珠星”的意象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仙境般的感觉。词中所提到的“天一笑,物皆春”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心中有春,便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情感的表达上,张孝祥借用道教的“还丹九转”来象征人生的变化与追求,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最后几句“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人们在欢笑中聚会,但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又有多少呢?全诗在欢快与深沉之间游走,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张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清都绛阕”中的“绛阕”指的是什么?
词中提到的“还丹九转”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张的作品更多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而李则常常表达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词人不同的情感世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