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曾裘父韵送老人赴镇九江

《和曾裘父韵送老人赴镇九江》

时间: 2025-04-28 03:09:18

诗句

边箭收声江不波,庐山高处与天摩。

向来只作青鞋计,此去无如紫诏何。

尘满庾楼烦剪拂,经馀莲社更摩挲。

文成本自筹帷幄,不数黥彭战伐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18

原文展示:

和曾裘父韵送老人赴镇九江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边箭收声江不波,
庐山高处与天摩。
向来只作青鞋计,
此去无如紫诏何。
尘满庾楼烦剪拂,
经馀莲社更摩挲。
文成本自筹帷幄,
不数黥彭战伐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面,箭声已息,波澜不兴。庐山巍峨,直插云霄。过去我只想着穿着青鞋,今天出发却如同接到紫色的圣旨。尘土满满的庾楼让人感到烦躁,经过莲社时我轻轻抚摸。文人本是自我筹划大计,何必频繁参与黥彭的战乱呢?

注释:

  • 边箭:指箭声,边境的箭声。
  • 江不波:江水平静,没有波澜。
  • 庐山:山名,象征高远。
  • 青鞋计:古代人穿青鞋,表示平凡的生活。
  • 紫诏:紫色的圣旨,象征荣耀和权利。
  • 尘满庾楼:尘土满布的楼阁,表达烦闷。
  • 经馀莲社:经过莲社,莲社是指与友人聚会的场所。
  • 文成本自筹帷幄:指文人自我筹划,构建自己的事业。
  • 黥彭战伐:指历史上著名的战争,象征纷纷扰扰的世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允升,号岳阳,北宋诗人,以词作著称,兼擅诗文。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洒脱而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赴九江的场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世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宁静的江面和巍峨的庐山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过去青鞋的平凡与现在紫诏的荣耀,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中的“尘满庾楼”让人感受到世事的纷扰,而“文成本自筹帷幄”则体现了文人应有的理想与追求。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对权力与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边箭收声江不波:画面宁静,战事已平,江面也无波澜。
  2. 庐山高处与天摩:庐山高耸,象征理想与追求。
  3. 向来只作青鞋计:过去的简单生活,象征平凡。
  4. 此去无如紫诏何:现在的出发如同荣华富贵,象征改变。
  5. 尘满庾楼烦剪拂:庾楼的尘土令人烦躁,象征世事的繁琐。
  6. 经馀莲社更摩挲:在莲社的轻抚,带有对友人的留念。
  7. 文成本自筹帷幄:文人的自我规划与理想,象征智慧。
  8. 不数黥彭战伐多:与战乱无关,诗人选择平和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庐山比喻理想与追求,青鞋比喻平凡的生活。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构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安逸。
  • 庐山:象征高远与理想。
  • 青鞋:象征平凡与朴素。
  • 紫诏:象征荣华与权利。
  • :象征世事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孝祥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青鞋计”象征的是?

    • A. 荣耀
    • B. 平凡
    • C. 战争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庐山”代表了什么?

    • A. 低矮的山
    • B. 过去的生活
    • C. 理想与追求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白在描写自然景色时,都表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但张孝祥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理想,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登岸 自东流挽舟上建德 贡院锁宿闻吕员外使高丽赠徐骑省 题六和塔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玩月 五言重送横飞联句 送耿湋拾遗联句 又溪馆听蝉联句 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猬的词语有哪些 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架逃 青州从事 草字头的字 鼻柱 麻字旁的字 切结尾的成语 光采夺目 心字底的字 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浴讥裸 翠羽明垱 包含搭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首尾相卫 剗草除根 布衣黔首 头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