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丁斋宿

《上丁斋宿》

时间: 2025-08-07 08:06:37

诗句

青衿陪祀忆初年,老矣斋居重慨然。

俎豆不知鹅鹳事,牲牢空荐犬羊膻。

北来被发车连野,东去乘槎浪接天。

汲汲两宫常旰食,受膰归去泪如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8:06:37

原文展示:

青衿陪祀忆初年,老矣斋居重慨然。
俎豆不知鹅鹳事,牲牢空荐犬羊膻。
北来被发车连野,东去乘槎浪接天。
汲汲两宫常旰食,受膰归去泪如川。

白话文翻译:

在青衿的陪伴下,追忆初年的岁月,年纪已大,独自斋居感慨万千。
祭祀的器皿上不再知道鹅和鹳的事情,祭品的牲口空留犬羊的膻味。
北方来人长发披肩,车辕连着荒野;东去乘筏,浪接天际。
忙忙碌碌,两宫的人常常吃不饱,回家的路上泪水如江河流淌。

注释:

  • 青衿:指青色的衣服,象征士人或读书人。
  • 俎豆:祭祀时用的器具,俎是切肉的案子,豆是盛酒的器具。
  • 牲牢:祭祀用的牲口。
  • :肉的脂肪部分。
  • 汲汲:形容忙碌的样子。
  • 两宫:指皇宫,可能指的是宫廷内的生活。
  • 泪如川:形容泪水如江河般流淌,表达悲伤。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青衿”常用来指代读书人或志向高远的人,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老年孤独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华,号东莱,宋代词人,以豪放著称,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年老时写的,表达对往昔的回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上丁斋宿》通过对青衿陪伴、祭祀生活、北方人和东去浪潮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以“青衿”开篇,象征着对年轻时光的追忆,接着转向对祭祀生活的失落感,表现出一种对昔日荣耀的怀念。诗人在面对老年孤独时,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无奈,尤其是“泪如川”一句,极具感染力,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面对孤独与回忆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青衿陪祀忆初年:青衿表示青年的志向,陪伴祭祀活动,回忆起年轻的岁月。
    • 老矣斋居重慨然:表示自己年老,独自居住在斋舍中,感慨万千。
    • 俎豆不知鹅鹳事:祭祀的器皿上已不再知道鹅和鹳的事情,反映出祭祀文化的淡漠。
    • 牲牢空荐犬羊膻:祭品仅剩犬羊的膻味,表达对祭祀的失落感。
    • 北来被发车连野:北方的来人,披肩长发,车辕连着广阔的荒野,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生活。
    • 东去乘槎浪接天:东行乘筏,与天接轨,展现一种自由的状态。
    • 汲汲两宫常旰食:忙碌的皇宫里的人们常常吃不饱,反映出宫廷的生活艰辛。
    • 受膰归去泪如川:带着肉的脂肪回家的路上,泪水如江河般流淌,表达了内心的悲伤。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如川”,以水流比喻泪水,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主题聚焦在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感叹,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青衿:象征青年时期的志向。
  • 俎豆:代表祭祀文化。
  • 牲牢:象征传统祭祀的仪式感。
  • 泪如川: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祭祀时用的器具? A. 青衿
    B. 俎豆
    C. 牲牢
    D. 泪如川

  2. 诗中提到的“北来被发车连野”,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华
    B. 闲适
    C. 贫困
    D. 忙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孝祥与苏轼的作品,二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张的情感更为沉郁,而苏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张孝祥研究》

相关查询

生查子 生查子 元月十五作 生查子 为人题矶头闲立小影 生查子 生查子 其二 款残红 生查子 生查子 云中作 生查子四首 其四 生查子 生查子 春暮王子山小游纪意用“海”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咎败 翻唇弄舌 斤字旁的字 忠告善道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燕颔虎头 骏作 不私其利 追根究底 团纱 示字旁的字 络韑 羽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