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33
寄张真父舍人 其一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玉佩琼琚出近班,
仙槎从此到人间。
聊须海内无双士,
往镇坤维百二关。
御府应留霜简看,
乡人休羡锦衣还。
呜呼国步艰危日,
补衮悬知欠仲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高士的出世与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的“玉佩琼琚”象征着高贵与美好,而“仙槎”则是寓意着理想与超脱。诗人希望有一位无双的人才能够在海内崭露头角,去镇守那些重要的关口,承载国家的重任。同时,诗人也反映了对当时国家局势的担忧,认为在艰难的时日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依然显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野,号云山,南宋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时政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对人才的渴望,反映了士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这首《寄张真父舍人 其一》展示了张孝祥对国家前景的深切忧虑与对理想人物的渴望。开头两句运用“玉佩琼琚”和“仙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与志向的崇高追求。这不仅仅是物质的追求,更是精神上的向往。接下来的“聊须海内无双士”,诗人将目光投向了人才的缺乏,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中的“往镇坤维百二关”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重要性所在,国家的安危与人才密切相关。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个人荣华的思考,诗人认为即使有锦衣回乡的荣耀,也不应被表象所迷惑,真正的责任在于国家的未来。
最后,诗人以“呜呼国步艰危日”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刻忧虑,显示出诗人心中对国家的关切与责任感。整首诗情感深厚,既有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沉重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佩琼琚”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有怎样的人才出现在国家?
“呜呼国步艰危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张孝祥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但张孝祥更侧重于对人才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强调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