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47
春晴
作者: 王彦泓 〔明代〕
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
翠烟三月尽,红雨一庭芜。
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
东邻踏青女,今日在南湖。
春天的阳光明媚,柳树柔弱,不堪一扶,心中愁苦如那悲鸣的鹧鸪。三月的翠烟即将散尽,红色的雨水把庭院弄得杂草丛生。清晨的太阳下,杜鹃在呼唤着妇人,晴风中,雁阵引导着雏鸟。东邻的小姑娘,今天去南湖踏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彦泓,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百态而受到后世的赞誉。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怀和对生活的思考。春天的到来虽然让人感到欣喜,但也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无常的忧虑。
《春晴》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人情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开篇的“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通过柳树的脆弱和鹧鸪的悲鸣,直接表达出春天带来的忧愁与无奈。这一情感随着诗句的推进逐渐展开,翠烟和红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却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不易。
诗中“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温暖,杜鹃的呼唤与雁阵的飞翔,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然而,在这种生机之下,仍然掩藏着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结尾提到“东邻踏青女,今日在南湖”,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活动,也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在展现春景的同时,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展现了王彦泓对春天独特的情感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忧愁,生机与脆弱并存,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彦泓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晴》的作者是谁?
诗中“柳弱不堪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踏青”是什么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