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4:31
烛影摇红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波动帘旌,断霞犹殢双鬟影。
女儿三五月如人,人月长相等。
欢恨悠悠未省,转惆怅风凄露冷。
渐昏绡帐,乍凉金井,何时酒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景。帘子随风轻轻摇动,晚霞似乎还在缠绵着那双发髻的影子。女子在这三五的月夜里,如同月亮一般,彼此交映、相互映衬。欢愉与忧愁在心中交错,未能清醒。转眼间,愁绪在风中弥漫,露水渐冷。渐渐地,帐子也变得昏暗,井水也显得凉意十足,不知道何时才能从醉意中醒来。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工于词,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文人们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
《烛影摇红》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与细腻描绘的诗作。诗人在夜色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女子的柔情与惆怅。开头的“波动帘旌”让人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柔和,随之而来的“断霞犹殢双鬟影”则增添了一份缠绵的气息。诗中的女子在明月之下,似乎与月亮相互辉映,她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美。
“欢恨悠悠未省”一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欢愉与忧愁交织,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而“渐昏绡帐,乍凉金井”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夜色渐深、露水渐冷的氛围,仿佛是时间的流逝带来了无尽的思绪,令人心生感慨。最终“何时酒醒”一句,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这首诗,袁克文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在诗中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情景的刻画,探讨了人情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孤独和思念中的感悟,表现了生命中的欢愉与忧愁。
诗词测试:
诗中“波动帘旌”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欢恨悠悠未省”中的“欢恨”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何时酒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