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07
作者:郑元昭 〔清代〕
檐卜香清,凉宵无月闲庭宇。
一番疏雨。人傍帘栊语。
暗里流莹,自照花间路。
低回度。因风来去。身弱如轻絮。
在屋檐下,空气清香,凉爽的夜晚没有月亮,庭院显得格外闲适。
一阵稀疏的细雨,人与窗帘旁低语。
暗处的萤火虫,照亮了花间的小路。
轻轻徘徊,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身子轻如燕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流莹”一词常用来形容萤火虫的光,具有自然、细腻的意象,代表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之美,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作品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正值细雨纷飞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点绛唇 雨里见流萤》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自然美感的词作。首句“檐卜香清,凉宵无月闲庭宇”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这个没有月光的夜里,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闲适。诗人通过“疏雨”来渲染气氛,细雨如丝,增添了夜的幽静。
接下来的“人傍帘栊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密的交流,似乎是和心爱之人共享这份宁静。当“暗里流莹,自照花间路”一语出现时,画面变得生动起来,萤火虫的光辉点缀了这一片夜色,象征着生命的灵动与美好。
最后几句“低回度。因风来去。身弱如轻絮”则带有淡淡的忧伤,似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轻盈如絮的身影在风中来去,给人以无奈又柔美的感觉,整体上,诗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情与对自然的热爱,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身弱如轻絮”形象地表现了轻盈的感觉;“流莹”则把萤火虫的光比喻为流动的光亮,生动且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与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夜晚有什么特点?
诗中提到的“流莹”是指什么?
诗歌最后一句提到的“身弱如轻絮”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点绛唇 雨里见流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郑元昭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和环境的渲染。两者都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