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8:15
玉儿已逐金镮葬,
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
数行红泪滴清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伤的情景:孔雀已经被埋葬,它美丽的羽毛随着秋天的到来而逐渐凋零。唯有池中的芙蓉花,沾着清晨的露水,泪水般的红色花瓣滴落在清池中,似乎也在为孔雀的死亡而悲伤。
这首诗中的孔雀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深切感慨。孔雀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和美丽的象征,而其死亡则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关注社会民生。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并在诗中融入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是诗人创作的重要主题。
这首诗以孔雀的形象开篇,通过“玉儿已逐金镮葬”一句,直接引入了悲伤的主题。孔雀的羽毛象征着美丽与荣耀,而“翠羽先随秋草萎”则暗示着美丽的逝去,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悲哀感。接下来的“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则将情感引向自然,用芙蓉花的清晨露水象征泪水,表现出对孔雀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选择题:诗中的“玉儿”指代什么?
A. 珠宝
B. 孔雀
C. 花朵
D. 露水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翠羽”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中芙蓉花的露水被比作泪水。(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