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仲彰见访次韵

《杨仲彰见访次韵》

时间: 2025-08-09 08:48:15

诗句

十月荒山道,烦君着屐来。

出诗多旧作,行酒只新醅。

不负陈雷谊,兼誇鲍谢才。

双株红树下,临别更徘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8:48:15

原文展示:

杨仲彰见访次韵 李昱 〔明代〕

十月荒山道,烦君着屐来。 出诗多旧作,行酒只新醅。 不负陈雷谊,兼誇鲍谢才。 双株红树下,临别更徘徊。

白话文翻译:

十月的荒山小道上,烦劳您穿着木屐前来。 拿出的诗多是旧作,行酒时只有新酿的酒。 不辜负陈雷般的深厚情谊,同时夸赞鲍谢般的才华。 在两株红树下,临别时更加徘徊不舍。

注释:

  • 屐: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底部有齿,便于行走山路。
  • 新醅:新酿的酒,未经过滤的酒。
  • 陈雷谊:指深厚的友谊,典出《后汉书·陈重传》和《后汉书·雷义传》,陈重与雷义为好友,情谊深厚。
  • 鲍谢才:指才华横溢,鲍指鲍照,谢指谢灵运,均为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昱,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杨仲彰来访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十月,正值深秋,荒山小道上,友人杨仲彰不辞辛劳前来拜访,作者以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友情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十月荒山道上的情景,展现了友人杨仲彰的来访,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激和喜悦。诗中“烦君着屐来”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辛劳的歉意,又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出诗多旧作,行酒只新醅”则体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结尾的“双株红树下,临别更徘徊”深情地描绘了临别时的不舍,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十月荒山道”,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荒凉山道,为友人的到来设定了背景。
  • 次句“烦君着屐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辛劳的感激。
  • 第三句“出诗多旧作”,表明作者与友人分享的是自己的旧作,显示了文化的交流。
  • 第四句“行酒只新醅”,说明他们饮酒的是新酿的酒,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第五句“不负陈雷谊”,用典故强调了友情的深厚。
  • 第六句“兼誇鲍谢才”,赞美了友人的才华。
  • 结尾两句“双株红树下,临别更徘徊”,深情地描绘了临别时的不舍。

修辞手法:

  • 用典:使用“陈雷谊”和“鲍谢才”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出诗多旧作,行酒只新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文化的交流,通过描绘友人的来访和共同的文化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交流的喜悦。

意象分析:

  • 荒山道:象征着艰辛和不易。
  • 红树:象征着美好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烦君着屐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感激 B. 厌烦 C. 惊讶
  2. “不负陈雷谊”中的“陈雷”指的是什么? A. 两位历史人物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3. 诗的结尾“临别更徘徊”表达了什么? A. 喜悦 B. 不舍 C.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
  • 王维《送别》: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和不舍。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友情和送别的诗作。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不同朝代诗人在表达友情和送别时的不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意 书意 东斋杂书 园中杂书 春日杂兴十二首 其二 村市醉归 养生 山园 三山杜门作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皦如 雨字头的字 凤枭同巢 气势熏灼 孔思周情 黑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跌宕不羁 摄职 角字旁的字 烽燹 奬赞 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芳千古 包含幽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评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