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43
梦天涯,悲落寞。怨雨怨风,叹息春萧索。岂为伤春心绪恶。愁为多情,转恨多情薄。写相思,谁可托。苦苦思量,欲寄何如莫。忍心写个违心诺。向月长嘘,怎恁人飘泊。
在梦中游历天涯,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怨恨着雨和风,叹息春天的凄凉。难道是因为伤春的心情而变得如此恶劣吗?愁苦是因为多情,反而怨恨多情的薄情。写下相思之情,能寄托于谁呢?苦苦思索,想要寄去的情感又该寄往何方呢?忍心写下一个违心的承诺,向着月亮长叹,怎能让人如此漂泊不定呢?
陈逸云,近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观察为特点。
《苏幕遮》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苏幕遮》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梦天涯,悲落寞”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无尽的愁绪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怨恨映射出内心的孤寂,雨和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投影。接下来的“岂为伤春心绪恶”则引导读者思考伤春的真正含义,诗人在面对春天的凋零时,感受到的并不仅是失去,更是一种情感的困扰。
“愁为多情,转恨多情薄”一句,直指多情所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表达出对多情者的自责与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对感情的复杂态度。写下相思,能托付于谁?这一质问充满了无奈,正是诗人对情感寄托无门的真实写照。
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浓厚的思乡情与对友人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局势的不安与焦虑。诗人通过自我反思,展现了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念与社会动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反映出浓厚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错。
诗中提到的“怨雨怨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写相思,谁可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诗的主题是什么?
可以将陈逸云的《苏幕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但在情感的细腻程度与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陈逸云更加强调社会动荡带来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