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20
高阳台 立春感怀,用草窗碧山韵
作者: 王蛰堪
酒外香悭,梅边笛老,愁痕梦惹苍葭。
念断王孙,只应沉醉山家。
凭栏莫恨春归晚,便春归也被云遮。
恁凄迷,满目平芜,落日西斜。
新来几许惊心事,惯横天黑雾,捲地黄沙。
顺俗随缘,匆匆谢了芳华。
等閒又是残年尽,漫空嘘纸上生涯。
饯馀寒,独掩昏窗,且近灯花。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酒香淡薄和梅花旁笛声悠远的景象,愁苦的梦境勾起了对往日的思念。诗人想着王孙(隐士),似乎只有在山中醉酒才能得到解脱。接着,诗人劝自己不要怨恨春天的迟到,尽管春天也常常被云雾遮挡。眼前的景象凄迷,满眼都是荒芜,夕阳西斜。最近的烦心事让人感到压抑,习惯了天上的黑雾和地面的黄沙。诗人顺应世俗,匆匆告别了自己的青春,转眼又到了年老的尽头,空中轻轻地叹息着纸上的人生。最后,面对寒冷,独自关闭窗户,靠近灯下的花影,感受这份孤独。
作者介绍:王蛰堪,生于当代,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气息,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立春时节,正值春寒料峭,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慨,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悟。
这首《高阳台 立春感怀》展现了王蛰堪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与人生的思索。整首诗在语言上极为简练,却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在描绘春天的景象时,诗人不仅关注外部的自然变化,也关注内心的感受。开篇“酒外香悭,梅边笛老”,通过对酒香与笛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凭栏莫恨春归晚”,这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期盼,虽有迟到之感,但仍希望珍惜每一个即将到来的瞬间。接下来的“满目平芜,落日西斜”,更是将这一份期待与现实的落差表现得淋漓尽致。落日西斜,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新生的希望交错,给人以深思。
诗中对于“新来几许惊心事”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忧虑与无奈,而后又以“顺俗随缘,匆匆谢了芳华”来接受现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释然。最后,独自掩窗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沉思,似乎在问自己:何为人生,何为春华秋实。
总的来说,王蛰堪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图景,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饱满,富有层次感。
诗词测试:
诗中“酒外香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凭栏莫恨春归晚”中的“春”象征着什么?
诗人提到的“王孙”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王蛰堪的《高阳台》在主题上都涉及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