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5:57
高阳台·晚经神武门咏荷
作者: 黄侃 〔近代〕
山影明霞,夭妆艳水,飞尘不蘸宫沟。
罗袜归迟,凌波空记前游。
西风乍动灵妃笑,误梦云犹恋朱楼。
试邀他,瑶席乘凉,珠佩临流。
江南旧赋田田句,对金环皓腕,丝轻舟。
小别横塘,天涯重伴嫣柔。
红衣却向秋前减,算怨怀空付闲鸥。
最销凝,十顷微涟,一片清愁。
全诗翻译:
山影映照在晚霞中,娇艳的荷花在水面上摇曳,飞扬的尘土未曾沾染宫沟。穿着罗袜的游子归来已晚,波上轻盈的身影仿佛只在记忆中。西风轻轻吹动,仿佛灵妃在笑,梦中仍旧留恋那朱红色的楼阁。试着邀请她,与我共享难得的清凉时光,珍珠饰品在水边摇曳。
江南的旧诗句依旧在耳边回响,金色环饰映衬着她洁白的手腕,轻舟在水面上轻轻摇摆。小小的离别在横塘,天涯再相伴的情意依旧温柔。她的红衣渐渐向秋天靠近,算是对这份怨怀空留给闲游的鸥鸟。最终,唯有那十顷微波,映照出一片清愁。
作者介绍:
黄侃(1862-1935),字仲明,号静庐,江苏扬州人。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黄侃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作品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高阳台·晚经神武门咏荷》创作于黄侃的晚年,正值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个人生活亦多变。诗中蕴含着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以荷花为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离别的忧伤。
整首诗以“荷”为核心意象,展现了作者在晚霞映衬下的思绪和情感。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山影与水中荷花的美丽景象,流露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然而,随着“罗袜归迟”的描写,游子的归途似乎为这一美景增添了几分惆怅。西风的轻动似乎唤起了灵妃的笑声,梦境中的朱楼则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的后半部分则在怀旧与现实之间徘徊。江南的诗句与金环、轻舟的描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而“红衣却向秋前减”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渐行渐远。最后“十顷微涟,一片清愁”的结尾,凝聚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深藏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愁苦,呈现出一种柔美而沉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夭妆艳水”所描绘的意象主要指什么?
A. 荷花的美丽
B. 山的影子
C. 西风的轻动
D. 归来的游子
“罗袜归迟”暗示了什么情感?
A. 归家的急切
B. 对过去的怀念
C. 生活的安逸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十顷微涟”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喜悦
B. 愤怒
C. 愁苦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高阳台·晚经神武门咏荷》的详细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