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高阳台

《高阳台》

时间: 2025-05-02 05:41:33

诗句

红草沟寒,黄华峪瞑,莫惊雨雪当秋。

并骑三云,双双正拥貂裘。

婴雏抱向雕鞍上,指故乡、万里炎州。

念高堂、九子分飞,饥凤啾啾。

门闾倚尽因新妇,喜秦珠秀丽,汉玉温柔。

况有银筝,边声一一蠲愁。

人间乐事天频妒,把恩情、匆与东流。

恨当年、月未团圆,花未绸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33

高阳台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红草沟寒,黄华峪瞑,莫惊雨雪当秋。
并骑三云,双双正拥貂裘。
婴雏抱向雕鞍上,指故乡万里炎州。
念高堂九子分飞,饥凤啾啾。
门闾倚尽因新妇,喜秦珠秀丽,汉玉温柔。
况有银筝,边声一一蠲愁。
人间乐事天频妒,把恩情匆与东流。
恨当年月未团圆,花未绸缪。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红草沟,黄华峪的暮色渐浓,秋天的雨雪不要惊动。
我们骑着三匹云彩,双双相拥着貂裘。
小孩抱着雕鞍,指着故乡万里的炎州。
想起高堂的九个儿子都已分飞,饥饿的凤鸟啾啾叫唤。
门前的几位新人,因着新妇的到来而倚靠在一起,
喜爱秦珠的秀丽,汉玉的温柔。
更有银筝声,渐渐散去忧愁。
人间的快乐常被天妒忌,把恩情匆匆送走。
可恨的是当年未能团圆,花也未曾绸缪。

注释

  • 红草沟: 指寒冷的地方,草色红黄。
  • 黄华峪: 形容秋天的黄昏。
  • 貂裘: 指华贵的皮衣。
  • 婴雏: 小孩。
  • 雕鞍: 精致的马鞍。
  • 炎州: 故乡,意指温暖的地方。
  • 饥凤: 饥饿的鸟,象征离散的亲情。
  • 新妇: 新婚的女子。
  • 银筝: 乐器,象征音乐带来的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5-1645),字子谦,号梅渔,明代诗人、政治家,以精致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屈大均在政治上曾任职于明朝,后因政治风波而被贬,晚年隐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正值明末动荡,作者身处于动乱的社会中,思乡之情愈发浓厚。诗中融入了对家人团圆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高阳台》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诗的开头以“红草沟寒,黄华峪瞑”描绘了秋天冷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并骑三云,双双正拥貂裘”展现了一种温暖的情感,似乎在回忆曾经的快乐时光。

“婴雏抱向雕鞍上,指故乡万里炎州”这一句表现出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心系故土,情感深厚。诗中提到的“高堂九子分飞,饥凤啾啾”,则是对家庭的忧虑和对亲情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离散的无奈与哀伤。

“人间乐事天频妒,把恩情匆与东流”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叹息,增添了诗的哲理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关切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草沟寒,黄华峪瞑: 描绘了秋天寒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莫惊雨雪当秋: 提醒人们在这样冷清的天气中,不要因为突然的雨雪而惊慌。
  3. 并骑三云,双双正拥貂裘: 表达了温暖的情感,似乎在回忆亲密的时光。
  4. 婴雏抱向雕鞍上,指故乡万里炎州: 小孩的存在让人联想到故乡的温暖,传递出思乡之情。
  5. 念高堂九子分飞,饥凤啾啾: 通过对家庭分离的忧虑,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
  6. 门闾倚尽因新妇,喜秦珠秀丽,汉玉温柔: 描绘了新婚的喜悦与美好,映衬出对幸福的追求。
  7. 况有银筝,边声一一蠲愁: 音乐的美好可以驱散忧愁,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8. 人间乐事天频妒,把恩情匆与东流: 人生的快乐常常被命运所阻碍,感叹时光流逝。
  9. 恨当年月未团圆,花未绸缪: 对未能团圆的遗憾,表达出对亲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 “饥凤啾啾”比喻分离的亲情,生动形象。
  • 拟人: “人间乐事天频妒”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团圆的主题,表达了对家庭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草沟: 代表孤独与寒冷的环境。
  • 黄华峪: 象征秋天的萧瑟。
  • 貂裘: 代表温暖的生活。
  • 银筝: 代表音乐与快乐。
  • 炎州: 代表温暖的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草沟寒”代表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婴雏抱向雕鞍上”中的“婴雏”指的是什么?
    A. 小鸟
    B. 小孩
    C. 小狗
    D. 小马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亲情
    C. 权力
    D. 名声

答案

  1. C. 秋天
  2. B. 小孩
  3. B. 亲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屈大均的《高阳台》更注重家庭与故乡的情感,而李白的作品则更集中于个人情怀与孤独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但都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樱花落 芳草 偶成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东行别仲兄 海上 八 海上 七 海上 六 海上 五 海上 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学述 目所未睹 马肥人壮 常胜将军 包含述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下茶 麦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清妥 草庐三顾 各取所需 己字旁的字 孱陋 骨字旁的字 砑红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