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09
高阳台
风叶欺蒲,露丛争笋,粉墙低簇灵萱。
花箭抽时,淡妆人在雕栏。
楚衣迟结黄金佩,料红栀羞占王前。
甚青罗裙带添长,未解留仙。
绛纱不款昭华住,问香阶凤爪,今为谁妍。
背立薰风,无人障扇同看。
雨中独卧忘忧馆,把瑶华分付青鸾。
祝花枝长好长红,两处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风吹动着芦苇,露水在丛林中闪烁,粉墙低矮地围绕着灵萱。花箭在盛开的季节中绽放,淡妆的女子倚在雕花的栏杆上。她身穿楚国的衣服,慢慢地佩戴着黄金饰品,红色的栀子花羞怯地在王前盛开。青色的罗裙拖得更长,似乎不懂得如何留住仙子。绛色的纱衣并没有展示出华丽的姿态,问那香气弥漫的台阶,今日的美丽又是为谁而妍呢?背对着温暖的薰风,没人遮挡着她的视线。雨中她独自躺在忘忧馆,静静地把美丽的花瓣托付给青鸾。祝愿花枝常青常红,愿我们在两地都能安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他的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善于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与宁静,似乎是在盛夏的某个清晨,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高阳台》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首句“风叶欺蒲”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风与芦苇的互动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接下来的“露丛争笋,粉墙低簇灵萱”,描绘了清晨露水的清新与粉墙的柔美,营造出一种轻松悠然的氛围。
诗中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内敛。女子“淡妆人在雕栏”,既有美丽的外表,又透着淡淡的忧伤。她的楚衣和黄金佩,体现了她的高贵与典雅,但同时也揭示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尤其是“今为谁妍”,更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索和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女子的情感反射,构建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诗的结尾“祝花枝长好长红,两处平安”,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寓意着对未来的期盼与美好的祝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对未来的祝愿。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衣”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优雅
B. 贫穷与卑微
C. 勇气与力量
“雨中独卧忘忧馆”中的“忘忧馆”意味着什么?
A. 忘记忧愁的地方
B. 忘记家乡的地方
C. 忘记时间的地方
诗的最后一句祝愿什么?
A. 花枝常青常红,两处平安
B. 一切顺利,平步青云
C. 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高阳台》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