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1
高阳台 题华秋岳横琴小像
作者:厉鹗
剑气横秋,诗肠涤雪,风尘湖海年年。
三径归来,慵将身事笺天。
草堂不著樱花梦,寄疏狂菊涧梅边。
想清游,如此须眉,如此山川。
枯桐在膝冰徽冷,纵一弦虽设,亦似无弦。
世外音希,更求何处成连。
几时与子苏堤去,采蘋花小艇冲烟。
笑平生,忘了机心,合伴鸥眠。
在秋天的剑气之中,诗人的情怀如雪般清澈,岁月在风尘与湖海中流逝。归来时走在三条小径上,懒得去关心世事。草堂中没有樱花的梦境,只寄托我的狂放在菊花与梅花之间。想要清游,真希望有如此的容颜与山川相伴。膝上枯桐,寒气逼人,即使琴弦已设下,似乎也没有音响。世外的音响稀少,何处才可以交融。何时能与你一起去苏堤,乘小舟采撷水边的蘋花,轻扬在烟雾之中。笑看人生,早已忘却了世俗的心机,与鸥鸟共眠。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60-约1730),字子备,号紫山,晚号天湖,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独立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自由、宁静的渴望。
《高阳台 题华秋岳横琴小像》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的“剑气横秋”便设定了全诗的情境,秋天的锐利与凉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气息,而“诗肠涤雪”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透出一股纯净之美。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慵将身事笺天”表达了对世事的漠然态度,展现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草堂中不见樱花的梦境,反而寄情于菊花与梅花之间,体现了诗人对落花时节的淡然与自得。对于“清游”的渴望,和对山川的赞美,进一步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几句,诗人以“何时与子苏堤去”表达了对友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渴望与友人一同享受自然的宁静与闲逸。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超然,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哲学思考与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剑气横秋”中的“剑气”比喻什么?
A. 秋天的寒气
B. 剑的锋利
C. 诗人的情感
“草堂不著樱花梦”中的“樱花梦”象征什么?
A. 想念
B. 美好的理想
C.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苏堤”是指哪里?
A. 西湖
B. 长江
C. 黄河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异同。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厉鹗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以上内容为《高阳台 题华秋岳横琴小像》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