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秦系山人题赠

《酬秦系山人题赠》

时间: 2025-05-01 05:14:28

诗句

云林出空乌未归,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吾心见境尽为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28

原文展示:

酬秦系山人题赠
皎然 〔唐代〕

云林出空乌未归,
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
吾心见境尽为非。


白话文翻译:

在云林深处,乌鸦尚未归来,
松风吹拂时,雨水湿透了衣裳。
石头似乎在说话,花儿却因忧愁而自我惊讶,
我的心灵所见,竟全都是虚幻。


注释:

  • 云林:指高山中的树林,景象幽静。
  • 出空:出现在空中,指乌鸦未归。
  • 浴衣:被雨浇湿的衣服。
  • 石语:石头似乎在说话,形容自然景象。
  • 花愁:花因忧愁而凋零或失色。
  • 吾心见境:我的心灵所见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约 740-799 年),字尚志,号清江,唐代诗人,生于江南,后来归隐于山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追求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皎然隐居时写成,受到了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虚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场景:云林之中,乌鸦还未归巢,松风轻拂,雨滴落下,湿透了衣衫。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石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花儿因愁苦而自我惊讶,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自然充满了情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最后一句“吾心见境尽为非”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所感知一切的怀疑,他所见的境界并非真实,反而是虚幻的存在。这种反思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林出空乌未归: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山林,乌鸦未归,暗示孤寂。
  • 松吹时飘雨浴衣:松风吹拂,雨水洒落,衣服被湿透,感受自然的细腻。
  • 石语花愁徒自诧:石头似乎在说话,花因愁苦而惊讶,表现自然的情感。
  • 吾心见境尽为非:表达了对所见的怀疑,内心的领悟让人感到虚幻。

修辞手法:

  • 拟人:石头和花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索,强调了对真实与虚幻的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象征着幽静与孤独,暗示隐逸生活。
  • 乌鸦:象征着归属与孤独,未归的乌鸦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松风与雨:自然的元素,表现出变化与无常。
  • 石与花:分别代表坚固与脆弱,体现了自然的对立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林”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高山中的树林
    C. 城市

  2. 诗人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孤独与怀疑
    C. 兴奋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隐逸之情,但更强调宁静与和谐。
  • 孟浩然《春晓》: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情感更为明朗,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哭韩积中二首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春日郊行和郭希鲁二首 送杨德润赴礼部试 题苦竹寺海棠洞三首 因上人访予相山夜闻二子诵书有诗次韵 千秋岁(彦时教授兄生日) 和陈勉仲四首 贺新郎(送郑宗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桃片 吊尔郎当 品节 理开头的成语 脑识 剪烛西窗 贯穿古今 閠字旁的字 雷令风行 四字头的字 止字旁的字 问十答十 母字旁的字 逐鹿中原 有始无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