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颜主簿

《赠颜主簿》

时间: 2025-05-03 17:22:12

诗句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

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2:12

原文展示: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
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汉家礼仪的盛大,强调了名教的源头在于颜氏家族。尤其是从《尚书》一书之后,能够写作之人就更是出自于子山(指颜子)。

注释:

  • 汉家:指汉朝,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统。
  • 仪礼:指古代的礼仪制度,强调文化的规范。
  • 名教:指有声望的教育和教义,强调家族的影响。
  • 诸颜:指颜氏家族,特别是颜回,孔子的学生。
  • 尚书:古代经典文献之一,内容涵盖历史和政治。
  • 子山:指颜子,颜回的别称,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学识。

典故解析:

  • 颜氏家族: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其仁义之德广为人知,该家族在汉代的文化教育上有重要地位。
  • 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代表着法律和道德的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景物和人物,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唐代对汉代文化的追忆与赞美,强调了传统文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蕴,展示了汉家礼仪与名教的盛行。诗的开头,提到“汉家仪礼盛”,不仅描绘了汉代礼仪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引出了“名教出诸颜”的观念,突显了颜氏家族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将汉代的礼仪与颜氏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后半部分中,“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则进一步阐释了颜子的学问和道德风范,这里“尚书”代表了古代经典的权威,而“子山”则象征着颜回的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个人修养与学问追求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家仪礼盛”:描绘汉代礼仪的繁盛,强调了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 “名教出诸颜”:表明颜氏家族是名教的源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 “更见尚书后”:进一步提到《尚书》对后世的影响。
    • “能文在子山”:指出能够文采出众之人出自于颜回,强调学识与德行的结合。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子山”隐喻颜回的高尚品质。
  •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礼仪与教育的重要性,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传承。

意象分析:

  • 仪礼:象征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 名教:代表知识的传承与道德的教育。
  • 子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学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家仪礼盛,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文化?

    • A. 唐代
    • B. 汉代
    • C. 宋代
  2. “诸颜”主要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颜回
    • C. 老子
  3. “子山”象征什么?

    • A. 学识
    • B. 财富
    •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皎然与王维在对古代文化的描写,二者都有对传统的传承与尊重,但皎然更侧重于家族与教育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化史》
  • 《诗经与汉赋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边城独望 出乡 送玉笥王道赴京有代祝岳渎之行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 其二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 其一 赠罗仲岳 游晓觉寺 题广福寺轩 题扇 其二 题扇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我慢 衣字旁的字 施蛰存 星流电击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長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乌焦巴弓 问牛及马 空花阳焰 霸德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知小谋大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张开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