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斛珠

《一斛珠》

时间: 2025-04-27 17:03:49

诗句

凄凉秋作。

西风先惹窗蕉破。

梦魂也被重门锁。

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

蝙蝠频挑帘押亸。

蛾儿愿殉釭花堕。

馀酲渐醒愁无那。

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3:49

原文展示:

一斛珠
作者: 钱斐仲 〔清代〕

凄凉秋作。西风先惹窗蕉破。梦魂也被重门锁。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蝙蝠频挑帘押亸。蛾儿愿殉釭花堕。馀酲渐醒愁无那。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天的凄凉气氛已经来临,西风首先吹动窗外的蕉叶,梦中的心绪也被重重的门锁住。点上香篝,听到雨声轻轻地飘过。蝙蝠频繁地挑动着帘子,仿佛在捉弄我。蛾子愿意为了灯光而飞向死亡。酒意渐渐醒来,却无处诉说心中的愁苦。已经是新凉的季节,夜夜独自抱着被子坐着。

注释:

  • 凄凉:形容秋天的悲凉和寂寞。
  • 西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萧瑟的气息。
  • 窗蕉:窗外的蕉叶,蕉为香蕉树,秋风吹动,象征凋零。
  • 重门锁:形容梦中的隔绝和封闭感。
  • 香篝:香烛,点燃后散发香气,营造气氛。
  • 蝙蝠:夜间活动的小动物,象征幽暗和不安。
  • 蛾儿:为灯光而飞的蛾子,象征追求美好却终究自取灭亡。
  • 馀酲:酒醉之后的余韵,渐渐醒来却无处倾诉。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蛾儿愿殉釭花堕”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死亡的思考。蛾子追逐灯光,最终必然殒灭,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其短暂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斐仲,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及心中的孤寂。

诗歌鉴赏:

这首《一斛珠》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诗人在开头用“凄凉秋作”直入主题,直白而又深刻地表达了秋季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西风先惹窗蕉破”展现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西风的侵袭不仅是自然变化的体现,更深刻地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梦魂也被重门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孤寂与无奈,梦境的美好被现实的重重锁门所禁锢,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厚度。随着“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诗人营造了一种富有情调的氛围,但雨声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似乎一切都在流逝。

“蝙蝠频挑帘押亸”中的蝙蝠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恐惧,而“蛾儿愿殉釭花堕”则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无奈,蛾子自愿为光而死,似乎映射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最后的“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表达了孤独的状态,诗人在新凉的秋夜里,独自一人抱着被子,思绪万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凄凉秋作:秋天的凄凉来临。
    2. 西风先惹窗蕉破:西风吹动窗外的蕉叶,象征着秋的到来。
    3. 梦魂也被重门锁:梦中的心绪被重重的门锁住,表达孤独感。
    4. 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点燃香烛,听到雨声,营造氛围。
    5. 蝙蝠频挑帘押亸:蝙蝠反复挑动帘子,象征不安。
    6. 蛾儿愿殉釭花堕:蛾子追逐灯光,象征追求美好却自取灭亡。
    7. 馀酲渐醒愁无那:酒意醒来却无处诉说愁苦。
    8. 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新凉的秋夜,独自抱被坐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引发凄凉的力量。
    • 拟人:蝙蝠和蛾子被赋予人类的动作和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形成音韵上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变化。
  • 窗蕉:表现自然景象的凋零与孤独的内心。
  • 香篝:营造氛围、寄托情感。
  • 蝙蝠:象征不安和恐惧。
  • 蛾儿:象征追求与自我毁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秋天的凄凉
    • C. 夏天的炎热
  2. “蛾儿愿殉釭花堕”中的蛾子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渴望生存
    • B. 对美好的追求
    • C. 对黑暗的恐惧
  3. 诗人通过“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的描写想表达什么?

    • A. 对冬天的期待
    • B. 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也表现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但其情感更偏向于对逝去爱情的惆怅,而钱斐仲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和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钱斐仲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拟古 其七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沁园春·代悼亡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明月棹孤舟 海淀 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点绛唇 咏风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褎如充耳 口字旁的字 开门受徒 经帮纬国 高字旁的字 意筭 入开头的成语 未老先衰 声结尾的成语 淑节 矜奢 譬类 桚子 故态复还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