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31
念奴娇 忠州白公祠废址怀古
作者:陈仁德
彩云西坠,又黄昏,漫步先生祠侧。
指点千年瞻仰地,惟有残墙欲裂。
野径无人,荒庭滴露,乱草凝春色。
晚风吹过,空山一片明月。
诗笔曾动乾坤,长裘万丈,天下同寒热。
每忆浔阳江上句,仿佛四弦幽咽。
藤管酒香,竹枝词苦,百世传风格。
东坡杨柳,至今犹发新叶。
彩云在西边沉落,黄昏渐至,我漫步在先生祠的旁边。
我指点这片千年瞻仰之地,唯有那快要崩裂的残墙。
野外的小路无人行走,荒废的庭院滴落着露水,杂草中透出春天的色彩。
晚风轻拂,空旷的山中映出一片明亮的月光。
曾经的诗笔曾撼动天地,长袍万丈,天下的人皆同感寒热。
每当忆起在浔阳江上的那一句,仿佛听到四弦乐器的幽咽。
藤管酒的香气,竹枝词的苦涩,传承的风格历经百世。
东坡的杨柳,至今仍然发出新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仁德,现代诗人,作品多以历史和人文景观为题材,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对忠州白公祠废址的怀念,反映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首《念奴娇》通过描绘忠州白公祠的遗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切感受。开篇以“彩云西坠,又黄昏”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萧索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接着,诗人指点过去的盛景,唯有“残墙欲裂”展现了曾经辉煌的衰败。荒凉的庭院与无人小径,结合“滴露”和“春色”,在这静谧中流露出一丝生机。
晚风与明月的描写,则将情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诗人借此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特别是提到“诗笔曾动乾坤”,让人想起那些伟大的文人如何用自己的才华影响了历史。接下来的“每忆浔阳江上句”,则是对经典作品的引用,显示了诗人对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最后,提到“藤管酒香,竹枝词苦”,展现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风格,尽管时光荏苒,但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结尾以“东坡杨柳,至今犹发新叶”,不仅是对苏轼的致敬,也象征着文化的延续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白公祠遗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文化的传承。诗人既感慨历史的沧桑,也展现了文化的延续,体现了对古人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提到的“浔阳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藤管酒香,竹枝词苦”表达了对____文化的传承。
判断题:诗中“残墙欲裂”是指设施的完好无损。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念奴娇 忠州白公祠废址怀古》的全面解析,涵盖诗歌的内容、背景、鉴赏及相关知识。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