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5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沈屯云乱,倚阑干愁对,春山颜色。
芳事无情翻有信,依旧小桃红坼。
鸟语关关,帘痕滟滟,容易繁华掷。
楼台无恙,到来多少尘隔。
漫忆楚客当年,朋笺花底,秀语分寒碧。
吹泪庭槐亲酹取,此是沧桑曾历。
落日琴声,遥天蜃气,新恨谁销得。
回肠断尽,隔篱休送残笛。
云雾弥漫,站在栏杆边愁苦地望着春山的颜色。
美好的事情无情地变得遥远,依旧是那小桃花盛开。
鸟声啁啾,帘子上的水痕闪烁,繁华的事物总是易逝。
楼台依然完好,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尘世的隔阂。
我漫漫回忆楚国的游子,当年朋友的信笺,
在花底下绽放,言语中透着一丝寒意。
在庭院的槐树下,我含泪饮酒,这就是我曾经历的沧桑。
夕阳下琴声悠扬,远处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新的怨恨又能由谁来化解?
内心的痛楚已尽,隔篱而望,别再送我那残余的笛音。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他的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二月十二日,诗人身处妙光阁,可能是因为春天的到来引发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既有对春色的赞美,也有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伤。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春日的美景中,感悟到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开篇的“沈屯云乱”便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暗示诗人的愁绪。随着诗句的展开,春山的颜色与小桃花的盛开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外界的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诗中提到的“鸟语关关,帘痕滟滟”,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感结合在了一起。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楚国游子,友情与美好的回忆让人心生动容,但随之而来的“沧桑曾历”又让人感到深深的惆怅。最后,诗人以“隔篱休送残笛”结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法再续的情感,整个诗作在感伤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惆怅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内心的愁苦?
A. 花
B. 云
C. 风
诗中提到的“楚客”代表的是什么?
A. 朋友
B. 游子
C. 春天
“隔篱休送残笛”中“残笛”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过去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念奴娇 二月十二日妙光阁下感赋》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