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1:52
鹊踏枝·漠漠春芜春不祝
作者:龚自珍 〔清代〕
漠漠春芜春不祝,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在这迷蒙的春天,满地的春草让人无从祝贺。藤蔓刺住了衣服,阻碍了行人的路。
偏偏无情的春风却在轻盈地舞动,细细的飞絮扑面而来。
绣花的院子里幽深沉静,究竟谁是这里的主人呢?一朵孤零零的花,墙角开得如此明亮!
不要怨恨没有人来折取它,花开之时并不合适阳春的黄昏。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孤花”的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孤独美的向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澄之,号玉壶,晚号香山居士,湖南人。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曾任官职,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富有个性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立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是龚自珍在感受春天的同时,表达对孤独和自然美的思考。诗中对春天的描绘,既有生机又带有一丝惆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鹊踏枝·漠漠春芜春不祝》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然而在轻柔的春风中,却藏着深深的孤独与感伤。诗的开篇“漠漠春芜春不祝”,通过“漠漠”二字,渲染出一种春天的迷茫与苍茫,仿佛春天的来临并没有带来期待中的欢愉,反而让人感到一种失落。接着,藤蔓的刺与行人路的障碍,象征着生活中诸多的阻碍与困扰。
“偏是无情偏解舞”,展现了春风的无情和自然的冷漠,春风虽轻盈,却没有温情,反而带来飞絮的纷飞,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绣院深沉谁是主”一句,更是渗透出一种对美的孤独向往,虽然墙角开着一朵孤花,但却无人来赏识。这种孤独感在“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中愈发显现,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必怨恨他人的无视,花开之时并不合时宜,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时光的流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孤独美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常,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孤花虽美,却无人问津,象征着人们在繁华中常常感到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漠漠”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孤花”象征了什么?
“藤刺牵衣”中的“藤刺”主要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