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2:05
鹊踏枝 落叶
作者: 李雯 〔清代〕
惨碧愁黄无气力,做尽秋声,砌满栏干侧。
疑是纱窗风雨人,斜阳又送栖鸦急。
不比落花多爱惜,南北东西,自有人知得。
咋夜小楼寒四壁,半堆金井霜华白。
秋天的色彩惨淡而忧伤,满耳的秋声让人无力。
栏杆的一侧满是落叶,像是风雨中的纱窗人影。
斜阳西下,急促地送走了栖息的乌鸦。
这情景不如落花那么令人珍惜,南北东西,
总有人能理解这种心情。
今夜小楼四壁寒冷,金井旁的霜华已经半堆成白。
“斜阳”和“栖鸦”是古诗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古人常常用夕阳和归鸟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雯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见称。她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人生、自然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落叶纷飞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鹊踏枝 落叶》是一首充满秋意的古诗,诗中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以“惨碧愁黄无气力”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变化,还有心灵的沉重。在“疑是纱窗风雨人”中,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如同在风雨中的人,渴望温暖和陪伴。
“斜阳又送栖鸦急”一联,展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随后的“不比落花多爱惜”,则更进一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落花虽美,却总是被珍惜,而如今的情景似乎无人问津,这种对比更显得诗人的内心孤寂。
最后两句“咋夜小楼寒四壁,半堆金井霜华白”将诗人置身于一个寒冷的小楼中,外界的寒冷反映了内心的孤独。金井旁的霜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诗人在这宁静而又寒冷的夜晚,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冷,更是心灵深处的孤寂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通过自然的变化映射出人心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惨碧愁黄”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绪?
“斜阳又送栖鸦急”中“栖鸦”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鹊踏枝 落叶》这首诗。